郊墅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郊外农舍。
《新唐书·崔玄暐传》:“﹝ 玄暐 ﹞贫寓郊墅,羣从皆自远会食,无他爨。” 宋 无名氏 《灌畦暇语》卷三:“负杖曳履,暂出郊墅。” 元 俞希鲁 《至顺镇江志·地理·乡都》:“乡都之设,所以治郊墅之编氓,重农桑之庶务。”
引证解释
⒈ 郊外农舍。
引《新唐书·崔玄暐传》:“﹝玄暐﹞贫寓郊墅,羣从皆自远会食,无他爨。”
宋无名氏《灌畦暇语》卷三:“负杖曳履,暂出郊墅。”
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地理·乡都》:“乡都之设,所以治郊墅之编氓,重农桑之庶务。”
郊墅的网络释义
郊墅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交声。从“邑”,表示与城郭、行政区域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
(2) 郊区
郊,距国百里为郊。——《说文》。按,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
适彼乐郊。——《诗·魏风·硕鼠》
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始知郊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邑外谓之郊。——《尔雅·释地》
郊二旬。——《周礼·质人》。注:“远郊也。”
至于郊。——《仪礼·觐礼》。注:“谓近郊。”
(3) 又如:郊祀(古时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郊圻(城邑的疆界。圻,地界);郊里(郊外的村落)
(4) 田野
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5) 古代祭天地的典礼
郊社所从来尚矣。——《史记·封禅书》
(6) 又如:初郊(初即位而祀天);郊社(祭天地);郊赦(天子祭天于郊,而特赦天下的囚犯);郊畤(祭天的地方。畤,神灵居止之处)
(7) 古地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境
动词
在郊区住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u1 kau1 [客英字典] gau1 kau1 [台湾四县腔] gau1 kau1 [梅县腔] kau1 gau1 [宝安腔] kau1 gau1 [东莞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交 | 古肴 | 見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krau/keau | k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田庐;村舍。田间土舍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曹植《泰山梁甫行》
(2) 别馆;在本宅之外营建的田庄园林
又于土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晋书·谢安传》
(3) 又如:别墅(在郊区或风景区供游玩休养的园林房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u5 [台湾四县腔] su3 ja3 [客英字典] shu3 ja3 [宝安腔] su3 | ja1 ja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海陆丰腔] shu3 r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野 | 承與 | 常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ʑĭo | zjox/zjv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