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劳

jiāo láo [ jiao lao]
繁体 郊勞
注音 ㄐ一ㄠ ㄌㄠˊ

词语释义

到郊外迎接并慰劳。

词语解释

  1. 到郊外迎接并慰劳。

    《左传·昭公二年》:“ 叔弓 聘于 晋 ,报 宣子 也。 晋侯 使郊劳。” 杜预 注:“《聘礼》:宾至近郊,君使卿劳之。”《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北报 赵王 ,乃行过 洛阳 …… 周显王 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梁书·徐勉传》:“是以 韩宣 适 鲁 ,知 周公 之德; 叔侯 在 晋 ,辨郊劳之仪。”《清史稿·礼志九》:“厥后定边将军 兆惠 等、定西将军 阿桂 等奏凯, 高宗 均驻蹕 黄新庄 行宫,筑臺郊劳,百官咸会。”

引证解释

⒈ 到郊外迎接并慰劳。 《左传·昭公二年》:“叔弓聘于晋,报宣子也。

晋侯使郊劳。”
杜预注:“《聘礼》:宾至近郊,君使卿劳之。”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 …… 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
《梁书·徐勉传》:“是以韩宣适鲁,知周公之德; 叔侯在晋,辨郊劳之仪。”
《清史稿·礼志九》:“厥后定边将军兆惠等、定西将军阿桂等奏凯, 高宗均驻蹕黄新庄行宫,筑臺郊劳,百官咸会。”

郊劳的网络释义

郊劳

  • 郊劳,汉语词汇。
  • 拼音:jiāo láo
  • 词语解析到郊外迎接并慰劳,
  • 出自《左传·昭公二年》
  •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UQ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KNL
    四角: 0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交声。从“邑”,表示与城郭、行政区域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

    (2) 郊区

    郊,距国百里为郊。——《说文》。按,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

    适彼乐郊。——《诗·魏风·硕鼠》

    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始知郊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邑外谓之郊。——《尔雅·释地》

    郊二旬。——《周礼·质人》。注:“远郊也。”

    至于郊。——《仪礼·觐礼》。注:“谓近郊。”

    (3) 又如:郊祀(古时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郊圻(城邑的疆界。圻,地界);郊里(郊外的村落)

    (4) 田野

    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5) 古代祭天地的典礼

    郊社所从来尚矣。——《史记·封禅书》

    (6) 又如:初郊(初即位而祀天);郊社(祭天地);郊赦(天子祭天于郊,而特赦天下的囚犯);郊畤(祭天的地方。畤,神灵居止之处)

    (7) 古地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境

    动词

    在郊区住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

    英文翻译

    suburbs; waste land, open space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u1 kau1 [客英字典] gau1 kau1 [台湾四县腔] gau1 kau1 [梅县腔] kau1 gau1 [宝安腔] kau1 gau1 [东莞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
    láo [lao]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APL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TBKS
    四角: 44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 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2) 同本义

    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庄子》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劳心焦思(苦思苦想);劳民(劳役人民);劳民动众(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劳师(使军队劳累;劳军)

    (4) 烦劳;麻烦

    劳各位等了许久,兄弟非常抱歉。——巴金《家》

    (5) 又如:劳尊(表示客气的敬词。劳驾);劳扰(烦劳打扰)

    (6) 慰劳

    公劳之日。——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莫我肯劳。——《诗经·魏风·硕鼠》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孟子·滕文公上》

    (7) 又如:劳农(慰勉农耕);劳赐(慰劳赏赐);劳兵(慰劳军队)

    (8) 耗损 。如:劳费(耗费人力、精力或财力);劳毁(耗费,损坏);劳怯(虚弱之症)

    (9) 忧愁;愁苦

    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

    (10) 又如:劳人(劳苦忧伤之人);劳结(郁结。指积在心中的忧思)

    (11) 通“捞”。夺取

    牺牲不劳,则牛马育。——《管子·小匡》《方言》注:“捞,取也。古无捞字,借劳为之。”

    形容词

    (1) 劳累,疲劳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事力劳而供养薄——《韩非子·五蠹》

    (2) 又如:劳碌(劳苦忙碌);劳佚(劳苦与安佚);劳倦(劳累疲倦);劳烦(劳累麻烦);劳竭(疲劳枯竭)

    (3) 辛苦;费力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劳谦(勤劳谦虚);劳谦日昃(恭谨勤劳,直到太阳偏西);劳劳扰扰(忙忙碌碌)

    名词

    (1) 劳绩,小功

    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又口舌为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劳伐(功劳,功绩);劳效(功效;功绩);劳烈(劳绩;功业)

    (3) 泛称一般的操作,工作 。如:劳作(劳动;工作);劳事(劳动操作之事);劳烈(劳绩;功业)

    (4) 劳动者 。如:劳资关系;劳歌(劳动者之歌)

    (5) 疾病 。如:劳复(大病初愈,气血尚虚,若劳累过度,容易复发)

    (6) 通“耢”。摩田农具

    劳亦再遍。——《齐民要术·耕田》

    英文翻译

    labor, toil, do manual 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 潮州话:lau5 la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