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汉 邹阳 和 司马相如 的并称。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 邹 马 之宾咸至, 申 穆 之体已酬。”后作为著名文士的通称。 唐 李商隐 《赠赵协律晳》诗:“已叨 邹 马 声华末,更共 刘 卢 族望通。”
引证解释
⒈ 汉邹阳和司马相如的并称。
引南朝齐谢朓《拟宋玉〈风赋〉》:“邹马之宾咸至, 申穆之体已酬。”
后作为著名文士的通称。 唐李商隐《赠赵协律晳》诗:“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
邹马的网络释义
邹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国名 。春秋时叫“邾国”,又称“邾娄国”。战国时,鲁穆公将其改称为“邹国”。汉置邹县,属鲁国,在今山东省。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明清时皆属兖州府
邹,鲁县古 邾国,帝 颛顼之后所封。——《说文》。 朱按, 曹姓。 邹者,邾娄之合音,战国时 穆公改号 邾娄为邹,后为 楚所灭,若今 济南府邹平县之 邹。
邹人与 楚人战。——《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邹敌 楚战。
(3) 通“驺” 。如:邹虞(兽名;乐名;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4) 姓
邹忌讽 齐王纳谏。(邹忌,齐国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为齐相,封成侯。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讽喻。纳:采纳,接受。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告。)——《战国策·齐策》
邹君 海滨。(邹海滨先生。邹鲁,字海滨。他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来反对三大政策,成为西山会议派的领袖。君,表示尊称。)—— 孙文《序》
(5) 又如:邹马(汉邹阳和司马相如并称);邹子(指战国齐人邹衍)
形容词
(1) 小;狭小的
邹,狭小之言也。——《释名》
(2) 又如:邹查(小语声,悄悄话);邹搜(气势不开阔)
(3) 货物质量低劣的
今人言物之不佳或薄小者曰邹。——《直语补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