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虞

zōu yú [ zou yu]
繁体 鄒虞
注音 ㄗㄡ ㄩˊ

词语释义

犹驺虞。邹,通'驺'。兽名。 乐名。 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词语解释

  1. 犹驺虞。邹,通“ 騶 ”。(1)兽名。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五·邹虞续》:“自《书大传》言 散宜生 等之 於陵氏 取怪兽白虎以献 紂 ,尾倍其身;《大宗伯》以白琥祷礼西方,而 孙炎 以为白虎,西方之义兽,白质黑文,一曰邹虞。”(2)乐名。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五·邹虞续》:“《古琴操》云:‘《邹虞》者, 邵国 女之所作也。古者役不逾时,不失嘉会, 邵国 之大夫久於行役,故作是诗也。’”(3)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五·邹虞续》:“邹者,天子之囿;虞者,掌囿之官……故《诗》 韩 鲁 説邹虞为天子掌鸟兽之官。”

引证解释

⒈ 犹驺虞。邹,通“騶”。(1)兽名。

宋罗泌《路史·馀论五·邹虞续》:“自《书大传》言散宜生等之於陵氏取怪兽白虎以献紂,尾倍其身;《大宗伯》以白琥祷礼西方,而孙炎以为白虎,西方之义兽,白质黑文,一曰邹虞。”
(2)乐名。 宋罗泌《路史·馀论五·邹虞续》:“《古琴操》云:‘《邹虞》者, 邵国女之所作也。古者役不逾时,不失嘉会, 邵国之大夫久於行役,故作是诗也。’”
(3)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宋罗泌《路史·馀论五·邹虞续》:“邹者,天子之囿;虞者,掌囿之官……故《诗》韩鲁説邹虞为天子掌鸟兽之官。”

邹虞的网络释义

邹虞 (古籍中的仁兽)

  • 驺虞,(zōu yú)仁兽一种,白虎黑文,尾长于身,食自死之肉。——《说文》
  • 汉字详情

    zōu [zou]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QV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SNL
    四角: 2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国名 。春秋时叫“邾国”,又称“邾娄国”。战国时,鲁穆公将其改称为“邹国”。汉置邹县,属鲁国,在今山东省。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明清时皆属兖州府

    邹,鲁县古 邾国,帝 颛顼之后所封。——《说文》。 朱按, 曹姓。 邹者,邾娄之合音,战国时 穆公改号 邾娄为邹,后为 楚所灭,若今 济南府邹平县之 邹。

    邹人与 楚人战。——《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邹敌 楚战。

    (3) 通“驺” 。如:邹虞(兽名;乐名;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4) 姓

    邹忌讽 齐王纳谏。(邹忌,齐国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为齐相,封成侯。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讽喻。纳:采纳,接受。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告。)——《战国策·齐策》

    邹君 海滨。(邹海滨先生。邹鲁,字海滨。他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来反对三大政策,成为西山会议派的领袖。君,表示尊称。)—— 孙文《序》

    (5) 又如:邹马(汉邹阳和司马相如并称);邹子(指战国齐人邹衍)

    形容词

    (1) 小;狭小的

    邹,狭小之言也。——《释名》

    (2) 又如:邹查(小语声,悄悄话);邹搜(气势不开阔)

    (3) 货物质量低劣的

    今人言物之不佳或薄小者曰邹。——《直语补正》

    英文翻译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宋本广韵

    [yu]
    部首: 608
    笔画: 13
    五笔: HA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PRMK
    四角: 21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虍( ),吴声。虍,虎头。本义: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

    (2) 同本义

    虞,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说文》

    虞者,囿之司兽者也。——《贾子礼》

    即鹿无虞。——《易·屯》

    于嗟乎驺虞。——《诗·召南》

    (3) 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

    询于八虞。——《国语·晋语》

    (4) 借指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虞而出之。——《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虞不出则财匮。

    到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事,他提了头就知道尾。——《儒林外史》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虞旗(又叫“虞旌”。虞人在汇集所获物时所用的旗帜);虞罗(原指掌山泽之虞人所张设的网罗);虞人(古官名。掌管山泽苑囿的官);虞师(古官名。掌管山泽之官);虞官(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吏)

    (7) 古代一种祭祀名。既葬而祭叫虞,有安神之意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左传》

    (8) 又如:虞歌(即虞殡);虞殡(送葬歌曲);虞祭(祭名。葬后所行安神的祭名);虞主(虞祭时所立的神主)

    (9) 朝代名。帝舜有天下之号

    始于虞夏。—— 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

    唐虞之世。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11) 又如:虞廷百兽率舞(传说尧任用舜时,凤凰飞来,百兽在宫廷前起舞。比喻太平盛世);虞书(《尚书》的一个组成部分。相传记载着唐尧、虞舜、夏禹等的事迹);虞唐(指上古人民康乐、政治清明的理想时代)

    (12) 古国名

    (13) 舜之先封于虞,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14) 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为今河南省虞城县

    (15) 乐趣或快乐 。如:虞乐(即娱乐);耳目之虞

    (16) 山名

    (17) 姓

    动词

    (1) 猜度;料想

    用戒不虞。——《诗·大雅·抑》

    不虞齐赵无兵援,将死城崩国已亡。——《秦倂六国平话》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僖公四年》

    (2) 又如:虞度(谋虑)

    (3) 忧虑;忧患

    等狄爷兵来,随军而进,方保无虞。——《八洞天》

    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无虞。——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

    (4) 准备,防范

    以虞待不虞者。——《孙子·谋攻》

    (5) 又如:虞卒(古代帝王狩猎时,担任围合禽兽的士兵);虞旅(守猎之军卒)

    (6) 企望;期待

    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左传》

    (7) 又如:虞心(希冀之心;侥幸之心)

    (8) 贻误;欺诈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9) 惊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易·系辞上》

    (10) 通“娱”

    虞,安也。——《广雅》

    虞吉。——《易·中孚》

    虞于湛乐。——《国语·周语》

    故许由虞乎颍阳。——《吕氏春秋·慎人》

    三虞。——《逸周书·丰谋》。注:“虞,乐也。”

    合好效欢虞泰一。——《汉书·礼乐志》

    虞说耳目。——《汉书·王褒传》

    (11) 又如:虞心(怡悦心情);虞说(娱悦);虞乐(娱乐);虞欢(娱欢)

    英文翻译

    concerned about, anxious, worrie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2 ngiu2 ng2 [梅县腔] ngi2 ng2 [台湾四县腔] ngi2 ngiu2 ng2 [东莞腔] ngi2 [客英字典] ngi2 [陆丰腔] gni3 ngu3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宝安腔] ngi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虞俱平聲合口三等ngyo/ngiuŋ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