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律

zōu lǜ [ zou lv]
繁体 鄒律
注音 ㄗㄡ ㄌㄩˋ

词语释义

1.相传战国齐人邹衍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张湛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词语解释

  1. 相传 战国 齐 人 邹衍 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

    《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 之清角, 邹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张湛 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吹律煖之,而禾黍滋也。”后因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唐 罗隐 《东归别所知》诗:“ 邹 律有风吹不变, 郄 枝无分住应难。” 宋 朱熹 《梅花》诗:“自欣 羌 笛娱夜永,未要 邹 律回春温。”

引证解释

⒈ 相传战国齐人邹衍精于音律,吹律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

《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 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
张湛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吹律煖之,而禾黍滋也。”
后因以“邹律”喻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唐罗隐《东归别所知》诗:“邹律有风吹不变, 郄枝无分住应难。”
宋朱熹《梅花》诗:“自欣羌笛娱夜永,未要邹律回春温。”

邹律的网络释义

邹律

  • 邹律是一个汉语词目,其释义为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
  • 汉字详情

    zōu [zou]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QV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SNL
    四角: 2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国名 。春秋时叫“邾国”,又称“邾娄国”。战国时,鲁穆公将其改称为“邹国”。汉置邹县,属鲁国,在今山东省。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明清时皆属兖州府

    邹,鲁县古 邾国,帝 颛顼之后所封。——《说文》。 朱按, 曹姓。 邹者,邾娄之合音,战国时 穆公改号 邾娄为邹,后为 楚所灭,若今 济南府邹平县之 邹。

    邹人与 楚人战。——《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邹敌 楚战。

    (3) 通“驺” 。如:邹虞(兽名;乐名;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4) 姓

    邹忌讽 齐王纳谏。(邹忌,齐国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为齐相,封成侯。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讽喻。纳:采纳,接受。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告。)——《战国策·齐策》

    邹君 海滨。(邹海滨先生。邹鲁,字海滨。他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来反对三大政策,成为西山会议派的领袖。君,表示尊称。)—— 孙文《序》

    (5) 又如:邹马(汉邹阳和司马相如并称);邹子(指战国齐人邹衍)

    形容词

    (1) 小;狭小的

    邹,狭小之言也。——《释名》

    (2) 又如:邹查(小语声,悄悄话);邹搜(气势不开阔)

    (3) 货物质量低劣的

    今人言物之不佳或薄小者曰邹。——《直语补正》

    英文翻译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宋本广韵

    [lv]
    部首: 303
    笔画: 9
    五笔: tv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彳( chì),聿( )声。本义:法律;法令)

    (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动词

    (1) 约束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形容词

    (1) 高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邹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