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
词语释义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
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古地名。
词语解释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神哉 夸父 ,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遯形邓林。” 唐 韩愈 《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闻逐邓林搜弃杖,戏禁沧海学栽桑。”
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 陈思 《赠弟》、 仲宣 《七哀》、 公干 《思友》、 阮籍 《咏怀》……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清 魏源 《碑洞》诗:“不是碑渊海,真成鬼邓林。”
古地名。
战国 时在 楚国 北境。《商君书·弱民》:“隐以 邓林 ,缘以 方城 。”《史记·礼书》:“阻之以 邓林 ,缘之以 方城 。” 司马贞 索隐:“ 刘氏 以为今 襄州 南凤林山 是古 邓祁侯 之国,在 楚 之北境,故云阻以 邓林 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
引《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神哉夸父,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遯形邓林。”
唐韩愈《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闻逐邓林搜弃杖,戏禁沧海学栽桑。”
⒉ 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引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陈思《赠弟》、 仲宣《七哀》、 公干《思友》、 阮籍《咏怀》……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清魏源《碑洞》诗:“不是碑渊海,真成鬼邓林。”
⒊ 古地名。 战国时在楚国北境。
引《商君书·弱民》:“隐以邓林,缘以方城。”
《史记·礼书》:“阻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
司马贞索隐:“刘氏以为今襄州南凤林山是古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故云阻以邓林也。”
邓林的网络释义
邓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邓林 (词语释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国名
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
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古地名
(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
(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形容词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丰腔] lim2
◎ 潮州话: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林 | 力尋 | 來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lĭĕm | l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