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邻

yì lín [ yi lin]
繁体 邑鄰
注音 一ˋ ㄌ一ㄣˊ

词语释义

1.邻里。

词语解释

  1. 邻里。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於父母。”

引证解释

⒈ 邻里。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於父母。”

邑邻的网络释义

邑邻

  • 邑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ì lín,是指邻里。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723
    笔画: 7
    五笔: KC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AU
    四角: 60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 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

    (2) 古代称侯国为邑

    邑,国也。——《说文》。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 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左传·僖公四年》

    (3) 又如:敝邑(对本国的谦称)

    (4) 国都,京城

    邑外谓之郊。——《尔雅》。郭璞注:邑,国都也

    商邑翼翼。——《诗·商颂·殷武》

    (5) (翼翼:整齐的样子)

    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汉· 张衡《东京赋》

    (6) 又如:商邑(商都)。又指旧都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旧都曰邑也。——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

    (7) 又如:邑庙(城隍庙);邑野(都邑郊野)

    (8) 指古代无先君宗庙的都城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左传》。孔颖达疏:小邑有宗庙,则虽小曰都,无乃为邑,为尊宗庙,故小邑与大都同名

    (9) 又如:邑郛(城郭);邑门(城门;都邑之门)

    (10) 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

    小则获邑,大则获城——宋· 苏洵《六国论》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宋· 王安石《伤仲永》

    邑小不足容。——清· 张廷玉《明史》

    摄篆旁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邑有成名。——《聊斋志异·促织》

    俾入邑庠。

    (11) 又如:邑人(乡邑中的人);邑子(同乡,同邑人);邑屋(村舍);邑落(村落);邑党(乡党);邑闾(里巷的门);邑邻(邻里)

    (12) 旧时县的别称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唐· 柳宗元《封建论》

    故今之邑民,最独畏旱而旱辄连年。——宋· 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13) 又如:邑乘(县志;地方志);邑僚(县府中的同僚);邑尉(县尉);邑宰(县邑之长。即县令)

    (14) 通称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

    邑万家。——《战国策·燕策》

    然广不得爵邑。——《史记·李将军列传》

    (15) 又如:邑入(贵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税);邑(邑,采邑;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钱(封邑的租税收入);邑赏(封地和赏赐);邑粟(采邑的赋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国(古代大夫、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赋)

    (16) 居民聚居的地方

    邑犬群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英文翻译

    area, district, city,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ap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p7 [客英字典] jip7 [沙头角腔] jip7 [宝安腔] jip7 [陆丰腔] jip7 [台湾四县腔] jip7 [梅县腔] jip7 [客语拼音字汇] yib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汲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ʔĭĕpqip/yp
    lín [lin]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WYCB
    五行:
    仓颉: OINL
    四角: 873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粦( lìn)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

    (2) 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

    邻,五家为邻。——《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周礼·地官·遂人》

    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陈造《泊慈湖北岸》

    (3) 又如:邻伍(古制一邻有五家,五家为伍,故称邻伍);邻里

    (4) 相连接的家户。邻居;邻国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武义动于南邻。——《汉书·扬雄传》

    邻人京城氏。——《列子·汤问》

    其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邻有敝舆。——《墨子·公输》

    邻有短褐。——《墨子·公输》

    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5) 又如:邻党(邻里乡亲);邻佑(邻右。邻居);邻舍家(邻比。邻居);邻曲(邻居,左邻右舍的人)

    (6) 车行的声音 。如:邻邻(众车行走的声音。同辚辚)

    (7) 通“燐”。磷火

    马血之为转邻也。——《列子·天瑞》

    形容词

    (1) 五家为一组,彼此相距不远,因此引申为邻近;近邻

    五家谓伍,又谓之邻。邻,连也,相接也。——《释名·释州国》

    邻,近也。——《小尔雅》

    臣哉邻哉。——《书·益稷》

    恰比其邻。——《诗·小雅·正月》

    善谋邻国敌也。——《汉书·新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诗

    邻有西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2) 又如:邻敌(邻近的敌国);邻境(地域相接);邻村(邻近的村舍);邻近(接近;靠近,在附近)

    (3) 众多 。如:邻熟(谷物丰收,结实累累);邻邻(众多的样子)

    (4) 亲密,亲近 。如:邻好(睦邻友好);邻和(邻国或邻居相和好)

    动词

    (1) 位置很接近,邻近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资治通鉴》

    无与福邻,祸乃不存。——《韩非子·初见秦》

    (2) 通“吝”。顾惜,舍不得

    谦卑而不邻。——《盐铁论·刺复》

    英文翻译

    neighbor; neighborhood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