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劫

zāo jié [ zao jie]
注音 ㄗㄠ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遭劫 zāojié

(1) 遭遇劫难

meet with catastrophe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遇到灾难。《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没造化的,撞着 吾爱陶 ,胜遭瘟遭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惊致研詰,则 吴郎 家亦同日遭劫,一门俱没。”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后红军撤退,村上遭劫,被屠杀者一半以上。”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 石得富 叫他们不要为家舍的遭刼难过,只要赶天黑粮食能保全住就好了。”

引证解释

⒈ 遇到灾难。

《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没造化的,撞着吾爱陶,胜遭瘟遭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惊致研詰,则吴郎家亦同日遭劫,一门俱没。”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后红军撤退,村上遭劫,被屠杀者一半以上。”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三章:“石得富叫他们不要为家舍的遭刼难过,只要赶天黑粮食能保全住就好了。”

遭劫的国语词典

遭遇劫难。

遭劫的网络释义

遭劫

  • 遭劫是汉语词语,意思是遇到灾难。
  • 遭劫的翻译

    德语: von einem großen Unheil od. einer Katastophe heimgesucht werden (V)​

    遭劫造句

    从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中,可以断定今晚又有所谓的"联合行动",又该有哪村遭劫了。
    天意本该如此,雷家几代人,都热肠古道,淳朴仗义……却连遭劫难,若再无贵人相助,天理何在?
    一夜惊魂,众人从一开始的各怀心事,到同遭劫难,到相互帮扶,到推诚相待,浓浓的友情在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之间弥漫,众人都觉得有些难分难舍。
    劫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注定遭劫,却浑然无知。
    那架飞机在飞往德里途中遭劫持。
    一艘渡轮在土耳其西北部港口伊兹米特海湾遭劫持。
    三十六路兵伐西岐,遭劫的在数,在数的难逃。
    另一名参与杀害加罗法洛犯罪嫌疑人在供词中说,加罗法洛在坎波巴索遭劫被绑架,卡罗向华人借了一辆货车,他与华人早有合作关系。
    该公司表示正在联系遭劫持人员的亲属。
    天赋异禀的少年突遭劫难,获救后专心修炼,在一些神秘莫测的力量帮助下,他身不由己地走上了一条改天换地之路。
    其幼子仲明被辛弃疾为首的众英雄救下,在连遭劫难时,得到了武林名人萧剑秋、刘过等侠义之人的帮助。
    油轮遭劫持后与外界失去联系。
    著名实业家阿瑟泰格的办公室周末遭劫,少量现金失窃,办公室内一片狼藉。
    他踉踉跄跄走进来,语无伦次地讲述着刚才路上遭劫的事。
    他望着遭劫后的家园,黯然神伤。
    不久前,好莱坞影星罗伯特?德尼罗和坎迪丝?伯根的家都先后遭劫,小偷不是别人,正是他们都雇用过的保姆。但在审讯中,小偷保姆却辩称,她只偷那些不尊重她、品性不端的雇主。
    在伊拉克保安人员逮捕了先前威胁要炸毁一架沙特阿拉伯客机的劫机犯之后,机上九十名乘客在巴格达机场安全地步出遭劫持的班机。
    近代中国人民频遭劫难,最珍惜和平、安宁、和谐、自由。
    地球不富有,资源其实很短缺,不少河流已阻截,土地逐渐变荒漠,许多物种在灭绝,空气污染令人忧,森林锐减横遭劫。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共担责!
    好比说有位在夜间多次遭劫的受害人,只要跨出家门口就可能出现焦虑及恐惧的感觉,就算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一样。

    汉字详情

    zāo [zao]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GMAP
    五行:
    仓颉: YTWA
    四角: 35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曹声。本义:遇见,碰到)

    (2) 同本义(多指碰到不幸的事)

    遭,遇也。——《说文》

    遭先生于道。——《礼记·曲礼》。疏:“逢也。”

    未既龀而遭之。——《国语·郑语》。注:“遇也。”

    遭圣则兴。——《史记·孝武纪》

    故遭罹而嬴缩。——班固《幽通赋》

    晏子出,遭之途。——《史记·管晏列传》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遭伤(遇死;被害);遭变(遇到变故);遭坏(遇到山崖或墙壁等的崩塌);遭险(遇到危险)

    (4) 受到;遭受

    轩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遭风雨霜露。——清· 洪亮吉《治平篇》

    遭水旱疾疫。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杜甫《遣兴》

    (5) 又如:遭声气(遭受舆论谴责);遭愆(遭殃;倒霉);遭了毒手;遭诛(被杀);遭谗(受到谗害);遭谤(受到诽谤)

    名词

    际遇,人生中的好运或坏运气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唐· 柳宗元文

    遭遁;遭随(遭命和随命的合称)

    量词

    (1) 次,回

    虚绕千万遭。——孟郊《寒地百姓吟》

    (2) 又如:遭把(一两次;个把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我还是头一遭

    (3) 一圈,一场

    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水浒传》

    (4) 又如:多绕几遭

    英文翻译

    come across, meet with, encou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1 zau1 [台湾四县腔] zo1 zau1 [沙头角腔] zau1 [陆丰腔] zau1 [宝安腔] zau1 [客英字典] zau1 [梅县腔] zau1 [东莞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o1
    ◎ 潮州话: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作曹平聲開口一等tsɑucau/zau
    jié [jie]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FCL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GIKS
    四角: 4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2) 威胁;威逼

    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说文》

    劫之以众。——《礼记·儒行》

    已珉欲以齐秦劫 魏。——《战国策·秦策》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不可劫以死生。——《淮南子·精神》

    因以劫众。——《汉书·高帝纪》

    积威所劫。——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劫杀(劫持并加以杀害);劫略(以威力胁迫于人);劫盟(以暴力逼人缔结盟约);劫质(挟持人质,借此勒索)

    (4) 抢夺;强取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燕策》

    谋劫单于母。——《汉书·李广苏建传》

    行劫缚者。——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劫掳(抢劫掳掠);劫鞘(抢劫鞘银);劫磷(劫难;灾难。磷:薄;损伤);劫剞(抢劫掠夺);打劫(抢劫);行劫(进行抢劫)

    名词

    (1) 盗贼,劫匪 。如:劫人(强盗);劫帅(盗贼的首领);劫盗(强盗;劫贼);劫贼(强盗;土匪)

    (2) 佛教名词。“劫波”(或“劫簸”)的略称。意为极久远的时节。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后人借指天灾人祸 。如:劫灰(本为佛教所谓“劫火”之余灰,后多指战乱后留下的残迹);劫内(在大难、厄运之中);劫磨(灾难;折磨);劫花(凋谢之花)

    (3) 围棋术语,争夺某一从属未定的棋眼

    陈木南正在暗欢喜,又被他生出一个劫来,打个不清, 陈木南又要输了。——《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coerce; dis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p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ap7 [海陆丰腔] giap7 [梅县腔] giap7 [东莞腔] giap7 [客英字典] giap7 [台湾四县腔]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ab5 [宝安腔] giap7 [陆丰腔] giap7
    ◎ 潮州话:giab1 (kiap)「澄海」gia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三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怯入聲開口三等kĭɐpki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