遘兹淹留

gòu zī yān liú [gou zi yan liu]

词语释义

遇到此事我逗留下来。

汉字详情

gòu [gou]
部首: 306
笔画: 13
五笔: FJGP
五行:
仓颉: YTTB
四角: 353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冓( gōu)声。本义:遇,遇见)

(2) 同本义

遘,遇也。——《说文》

遘厉虐疾。——《书·金滕》

夫何予生之不遘时!——《楚辞·严忌哀时命》

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遘屯(遭遇困难);遘时(逢时,遇到好的机运);遘难(遭遇灾难);遘慝(遭遇灾祸);遘愍(遭遇忧患);遘时(遇到好时机);遘辰(遇到好时机)

(4) 通“构”。构成,造成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粲《七哀诗》

(5) 又如:遘祸(构祸,造成灾祸);遘患(作乱);遘扇(构扇。挑拨煽动)

英文翻译

to meet; to come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u5 [客英字典] geu5 [客语拼音字汇] geu4 [梅县腔] geu5 [台湾四县腔] kieu5 [宝安腔] giu5
◎ 潮州话:哥乌3(购)同构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候去聲開口一等kuh/kowkəu
zī,cí [zi,ci]
部首: 213
笔画: 9
五笔: UXXU
五行:
吉凶:
仓颉: TVII
四角: 80732

详细解释

(1) ——“龟兹”( Qiūcí):古代西域的国名,唐代征服东突厥时曾在此设郡,旧址在今新疆库东县一带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据《说文》,从艸,滋省声。本义:草木茂盛) 同本义

兹,草木多益也。——《说文》

五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素问·五藏生成论》

(2) 又如:兹兹(增加繁殖)

名词

(1) 年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吕氏春秋》

(2) 草席

蓐谓之兹。——《尔雅》。注:“兹者,蓐席也。”

毛叔郑奉明水, 卫康叔封布兹。——《史记》

(3) 现在;此时

兹予大享于先生,尔祖其从与享之。——《书·盘庚上》

代词

(1) 这个,此

总兹戎重。——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挥手目兹去。——唐· 李白《送友人》

兹游快且愧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而母立于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兹事体大(此事牵连甚广,关系重大)

(3) 这里

文王既没,文在不兹乎?——《论语》

(4) 另见

副词

通“滋”。益,愈加

由由乎兹免。——《管子·小问》

行地兹远。——《管子·小匡》

赋敛兹重。——《汉书·五行志七》

英文翻译

now, here; this; time, year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之平聲開口三等dzʰĭəzi/dzio
yān [ya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DJ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KLU
四角: 34116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水,奄声。本义: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义。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发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淹水,一曰复水也,出今四川宁远府徼外,合金沙江入江。——《字林》

英文翻译

drown; cover with liquid, steep

方言集汇

◎ 粤语:ji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m1 jam5 [海陆丰腔] ram1 [梅县腔] jam3 jam1 [台湾四县腔] jam1 [宝安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1 yam3 [东莞腔] j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央炎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ʔĭɛmqiem/yem
部首: 521
笔画: 10
五笔: QYVL

英文翻译

stop, halt; stay, detain, k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