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骸

yí hái [yi hai]
繁体 遺骸
注音 一ˊ ㄏㄞ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遗骸 yíhái

(1) 曾是有生命的躯体的化石骸骨(如人的尸体);遗体

烈士遗骸
remains of the dead

引证解释

⒈ 指弃置而暴露的尸体。

《南齐书·武帝纪》:“京师二县,或有久坟毁发,可随宜掩埋。遗骸未櫬,竝加敛瘞。”
唐骆宾王《为李总管祭赵郎将文》:“停疲驂於九原,悲来有地;痛遗骸於四野,泣下无从。”

⒉ 遗体;骸骨。

宋洪迈《夷坚支志癸·北塔院女子》:“吾随牒入岭表,兹方北还,正谋火化其遗骸耳。”
清张兴烈《陈武生行》:“事平无处觅遗骸,里党于今称烈士。”
巴金《沉默集·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全巴黎的人民为他的死悲哭。他的遗骸被移葬在国葬院中。”

遗骸的国语词典

死者的骸骨。

遗骸的网络释义

遗骸

  • 遗骸,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yí hái,指的是弃置而暴露的尸体。如:《南齐书·武帝纪》 京师二县,或有久坟毁发,可随宜掩埋。遗骸未榇,竝加敛瘗。也可指遗体;骸骨。
  • 遗骸造句

    此具龙山文化晚期的“小巨人”遗骸的发现,为中国史前人类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宝贵的材料。
    此具龙山文化晚期的“小巨人”遗骸的,为中国史前人类的“体质人类学”了宝贵的材料。
    当地居民喜欢为住家图绘彩饰,并在门上悬挂动物乾枯的遗骸当作避邪物。
    据悉,陕西一些爱心人士、志愿者组织已经赶赴祭奠,目前正在筹措资金准备殓葬英烈遗骸。
    除了浸没在乙醇中的标本外,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标本架上还摆着其他类型的标本,其数量甚至更多,如上图中的鲨鱼遗骸。
    李坤龙决定提供帮助,最终确认侯文理的遗骸安放在六张犁纳骨塔内。
    另外,茅口一带的老百姓发现的西汉时期的青铜酒杯、青铜手镯、银质针线盒,月亮洞中发掘的夜郎王、王妃遗骸和陪葬的陶釜都证明了茅口是夜郎古文明中心所在。
    以国家救助为主要救助方式,救助内容和措施有蠲免徭役、赋税,减轻刑罚,赈济生活用品,问医施药,掩埋遗骸等。
    考古专家托卢卡称,“在该地区,我们曾发现过很多长毛象遗骸,但是从未在房屋地基里发现过长毛象牙,这是十分奇特的”。
    间接显露出来的,是它的那双皓红净剔的充血双眼,与遗骸在体外攻击停止了的毒牙。
    一位遗骸可能被错放的空军士兵的母亲表示,她对多佛空军基地安排家人看望她儿子遗体的方式怀有复杂的心情。
    钙华层里有丰富的植物遗骸,例如水藻、矽藻、苔癣、较大的沼泽植物,当时不是在水道里就是在水道附近生长。
    道光三年七月,母亲在上海苏松太道署去世,龚自珍闻讯,即解职奔赴上海,奉母亲遗骸回杭州安葬,还在墓园植梅五十本。
    安家驹牺牲后,被授予云麾勋章,追赠中校,战后其部分遗骸被运送到宜昌县烈士坟场安葬。
    在修建地下停车场时,修道院的地基、连同坟墓中破碎的遗骸都被挖开了。
    还发现了一项证据:在这些人类遗骸中还发现了黍米,这不是那个时期德国北部的典型作物,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暗示着这里出现了入侵者。
    官员们说,这名男孩被从利比亚泛非航空公司飞机遗骸中救出来,他的双腿骨折,在的黎波里接受手术。
    活人吸着死者呼出来的气,踏着死者的遗骸,贪婪地吃着一切死者那尿骚味的内脏。
    然而,当研究者将遗骸同理查父系亲属作对比时,却发现了奇怪的现象,即基因并不匹配。
    然而,当研究者将遗骸同理查父系亲属作对比时,却发现了奇怪的现象,即基因并不匹配,提示在这一父系谱系中曾发生一次或多次断代。

    汉字详情

    yí,wèi [yi,wei]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KHGP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LMO
    四角: 35308

    详细解释

    wèi

    动词

    (1) 给予;馈赠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7)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留下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14)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名词

    (1) 遗失之物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英文翻译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wai6

    宋本广韵

    hái [hai]
    部首: 902
    笔画: 15
    五笔: MEYW
    五行:
    仓颉: BBYVO
    四角: 70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骨,亥声。本义:胫骨,小腿骨)

    (2) 同本义

    骸,胫骨也。——《说文》。段玉裁注:“《骨空论》曰:‘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然则正谓胫骨为骸矣。”

    骸下为辅,辅上为腘。——《素问》

    析骸而炊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臂欲大而短,骸欲小而长。——《齐民要术》

    (3) 骨,尸骨

    即如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4) 又如:尸骸;骸炭(骨灰);骸筋(筋骨);骸骼(尸骨)

    (5) 身体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有趣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6) 又如:残骸;病骸

    英文翻译

    skeleton, body; leg bon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4 ho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i2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客英字典] hai2 [台湾四县腔] hai2 [梅县腔] hai2 [宝安腔] hai2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皆皆開平聲開口二等ghrai/haeiɣɐi

    遗骸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