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老

yí lǎo [ yi lao]
繁体 遺老
注音 一ˊ ㄌ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遗老 yílǎo

(1) 指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old fogy;survival;veteran

(2) 指经历世变的老人

old people who have witnessed big social changes

词语解释

  1. 指年老历练之人。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论》:“吾适 丰 沛 ,问其遗老,观故 萧 、 曹 、 樊噲 、 滕公 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 唐 柳宗元 《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遂使垂白遗老,再逢大宝之安。” 清 孙枝蔚 《客金陵一月将归维扬留别周雪客兼怀尊公栎园先生》诗:“座客皆遗老,德器比瑚璉。”

  2. 指前朝老人或旧臣。

    《吕氏春秋·慎大》:“ 武王 乃恐惧太息流涕,命 周公 旦 进 殷 之遗老,而问 殷 之亡故。”《晋书·徐广传》:“君为 宋 朝佐命,吾乃 晋 室遗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徐丹厓明文远》:“ 戴良 係 元 代遗老, 王猷定 係国朝人。”

  3. 指先帝旧臣。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故追先父之志,録遗老之策。” 晋 陆机 《辨亡论上》:“ 武烈 既没, 长沙 桓王 ,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北史·周惠达冯景等传论》:“歷事二帝,三十餘年,虽废黜当时,终称遗老。”

  4. 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老年人。

    《北齐书·王琳传》:“故 典午 将灭, 徐广 为 晋 家遗老; 当涂 已谢, 马孚 称 魏 室忠臣。”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 顾亭林 、 王船山 ,皆 明 之遗老而卒於 清 朝。” 鲁迅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例如我们 民国 已至十五年了,而遗老们所刻的书,‘仪’字还‘敬缺末笔’。”

  5. 犹言延年却老。

    汉 傅毅 《舞赋》:“娱神遗老,永年之术,优哉游哉,聊以永日。” 晋 陆云 《陆题》诗:“躑躅山阿,玩此芳草,愿餐其颖,庶以遗老。” 唐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诗:“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引证解释

⒈ 指年老历练之人。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论》:“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噲、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
唐柳宗元《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遂使垂白遗老,再逢大宝之安。”
清孙枝蔚《客金陵一月将归维扬留别周雪客兼怀尊公栎园先生》诗:“座客皆遗老,德器比瑚璉。”

⒉ 指前朝老人或旧臣。

《吕氏春秋·慎大》:“武王乃恐惧太息流涕,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故。”
《晋书·徐广传》:“君为宋朝佐命,吾乃晋室遗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徐丹厓明文远》:“戴良係元代遗老, 王猷定係国朝人。”

⒊ 指先帝旧臣。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四》:“故追先父之志,録遗老之策。”
晋陆机《辨亡论上》:“武烈既没, 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
《北史·周惠达冯景等传论》:“歷事二帝,三十餘年,虽废黜当时,终称遗老。”

⒋ 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老年人。

《北齐书·王琳传》:“故典午将灭, 徐广为晋家遗老; 当涂已谢, 马孚称魏室忠臣。”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顾亭林、王船山,皆明之遗老而卒於清朝。”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例如我们民国已至十五年了,而遗老们所刻的书,‘仪’字还‘敬缺末笔’。”

⒌ 犹言延年却老。

汉傅毅《舞赋》:“娱神遗老,永年之术,优哉游哉,聊以永日。”
晋陆云《陆题》诗:“躑躅山阿,玩此芳草,愿餐其颖,庶以遗老。”
唐岑参《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诗:“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遗老的国语词典

更历世事的野老。

遗老的网络释义

遗老

  • 遗老,汉语词汇。
  • 拼音:yí lǎo
  • 指经历世变的老人。
  • 遗老造句

    哪个朝代都有愚腐守旧的遗老遗少。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他的言谈举止完全是满清遗老遗少的派头,弄得我哭笑不得。
    但满清会装,会卖好,打着代明复仇平贼的幌子,忽悠得京城里的遗老遗少以为清兵实乃威武之师,仁义之师。
    这是个大清遗老遗少们吹嘘的盛世,这是个满人的千古盛世。
    百炼府衰败后,李家村投靠了霜刃府,但乡亲们依然节衣缩食,筹了粮食前去接济的百炼府的遗老遗少。
    当然了,在亘古战场除了这四方势力之外,还有那些因为国破家亡而逃离到这里来的遗老遗少。
    苏哈托时代的遗老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是另一朵。
    像恶魔,坎都拉斯的那些遗老遗少,又或者是鲁高因内部的人士。
    宁王乃庶出,燕王系卫王母妃养大,二王遂共举卫王为主,前朝六国遗老孤臣亦伺机于各地作乱,图谋复辟。
    北京城内旗人多,遗老遗少多,多以听戏捧角、哼唱京调为时尚。
    我想让长平当亲王,今后江东就是她来做主,算是给那些大明遗老孤臣的一个安慰吧。
    我辈与之遗老,本不能志同道合,其啧有烦言,正是应有之事。
    婚礼第三天,前来祝贺的宗室亲贵、王公大臣、遗老遗少和各国驻京公使团,就来了一千多人。
    我们仍在供奉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宗法,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做它的遗老遗少。
    日本土井少将在奉天满铁附属地,纠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伊达顺之助与遗老遗少等组成“满蒙决死团”,搞死了张作霖。
    他们中间,也就是张勋、倪嗣冲和冯国璋这样的人,以及一些绿林大学毕业的好汉,才会对遗老们的哀叹比较听得进去。
    通俗作家不都是封建遗老遗少,也有许多受西方思想影响乃至革命志士。
    自从年初刘璋在一群纷纷逃至益州的大汉朝的遗老遗少的支持下在成都登基为帝,宣布继承昔日大汉朝的正统,正式建国蜀汉之后。
    这些遗老遗少们,在全国时下也都还是有一定能量的。

    汉字详情

    yí,wèi [yi,wei]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KHGP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LMO
    四角: 35308

    详细解释

    wèi

    动词

    (1) 给予;馈赠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7)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留下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14)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名词

    (1) 遗失之物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英文翻译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wai6

    宋本广韵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TXB

    英文翻译

    old, aged; experien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