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泽

yí zé [ yi ze]
繁体 遺澤
注音 一ˊ ㄗㄜˊ

词语释义

1.留下的德泽。 2.遗墨;遗物。

词语解释

  1. 留下的德泽。

    《宋书·孝武帝纪》:“猥以眇躬,属承景业,阐扬遗泽,无废厥心。”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王仲共》:“还南城,未几,疽发背而死。 万石 竟不霑遗泽。”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按 西林氏 自从龙入 关 ,重侯累相,武达文通,在 丰沛 故家中遗泽最远。”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西湖长生祠》:“政并 白 苏 遗泽远,文成《雅》《颂》继声难。”

  2. 遗墨;遗物。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叶熙绩》:“又方料理故父致仕遗泽,为姻戚道此梦,以资笑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嫗喜,极赞盛德,曰:‘釵值几何?先夫之遗泽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五:“他是一个 托尔斯泰 派,此来也是特为趁车进谒 托氏 遗泽的。”

引证解释

⒈ 留下的德泽。

《宋书·孝武帝纪》:“猥以眇躬,属承景业,阐扬遗泽,无废厥心。”
宋洪迈《夷坚支志甲·王仲共》:“还南城,未几,疽发背而死。 万石竟不霑遗泽。”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按西林氏自从龙入关,重侯累相,武达文通,在丰沛故家中遗泽最远。”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西湖长生祠》:“政并白苏遗泽远,文成《雅》《颂》继声难。”

⒉ 遗墨;遗物。

宋洪迈《夷坚三志·叶熙绩》:“又方料理故父致仕遗泽,为姻戚道此梦,以资笑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嫗喜,极赞盛德,曰:‘釵值几何?先夫之遗泽也。’”
瞿秋白《赤都心史》八五:“他是一个托尔斯泰派,此来也是特为趁车进谒托氏遗泽的。”

遗泽的国语词典

遗留给后世的恩惠德泽。

遗泽的网络释义

遗泽

  • 遗泽,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留下的德泽。
  • 遗泽造句

    是你!若非念着黄家老祖的遗泽……哼!
    中山手创,遗泽余芳,博学审问,慎思不罔,明辨笃行,为国栋梁。
    省博新馆,正如同一个高堂邃宇,承载着楚文化辉煌的成就和深广的遗泽,让人们全方位感知荆楚文化的命脉。
    其他人都为齐启天的果断和大手笔感到心惊,能守住这么大的基业,看来真不是单靠祖辈遗泽就能办到的。
    然天道无情,先贤不恤,以至开天遗泽渐失,徒留后人哀叹洪荒崩而神道灭,六太失而天梯隐,三古尽而仙路绝,几时求的真门开。
    天地初生,上古生灵或继承盘古遗泽降生作祖巫,或秉混沌精华凝聚成形为天妖,开枝散叶,渐成巫、妖两大强族。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有对先人遗泽蹈厉发扬的自信,也需有对时代潮流的感知和融入月满冰轮,人约黄昏。
    吾辈忝为黄帝子孙,不能不努力保存先代之遗泽。
    古人观月无数年,制作出天文历法,遗泽后世……
    众所周知,唯有在毛骨悚然,看起来像是坟墓的地方,才有机缘遗泽后人。
    爱他,送他去宋朝,那里有仁君贤臣,繁华盛世,名士风流,遗泽千年。
    首先,从胡适等人的自述来看,他们从不掩饰自己对清代朴学的好感,同时也不讳言承受了其遗泽。
    蟠峰撑杰阁,都说辛氏炉伊始,哪指鲍明远弗传,晋史缺疑,究未闻见从谁乎?由战垒仰慕皇初,想当年许多人物,但云屈子离骚,曩熊遗泽,万古常昭。
    最重要的是,乔遗泽想让知道自己进入过阵法的人全都死掉。
    七月半的时候他要躲在家庙的地窖底下,借助先祖的遗泽躲避鬼差的锁魂。
    帝俊太一份属盘古遗泽,先天享有一些开天功德再加上立天庭,顺应天道,虽然功德不如女娲造人族的功德多,但是加上洪荒气运,足以让帝俊和太一证道成圣了。

    汉字详情

    yí,wèi [yi,wei]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KHGP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LMO
    四角: 35308

    详细解释

    wèi

    动词

    (1) 给予;馈赠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7)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留下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14)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名词

    (1) 遗失之物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英文翻译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wai6

    宋本广韵

    [ze]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CF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EQ
    四角: 371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睪( )声。本义::光泽,润泽)

    (2) 同本义

    泽,光润也。——《说文》

    共饭不泽手。——《礼记·曲礼》

    泽剑首。——《礼记·少仪》

    实诸泽器。——《考工记·慌氏》

    顺非而泽。——《荀子·礼论》

    芳与泽其杂糅兮。——《离骚》

    热多则淖泽。——《素问·经络论》

    色沃不泽。——《素问·玉机真藏论》

    色泽莹润。——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根色鲜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王安石《太古》

    (3) 又如:泽雨(润泽万物之雨);泽器(润泽光滑的器皿);色泽(颜色和光泽)

    (4) 水深的湖泽或水草丛杂的湖泽

    下而有水曰泽,言润泽也。——《释名》

    水草交厝名之为泽。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风俗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山泽不避。——《史记·货殖列传》

    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在某泽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泽陂(池沼);泽皋(沼泽);泽淖(泥潭);泽农(指在水泽地区耕作的农夫);泽卤(地低洼而多盐碱);泽薮(大泽);川泽

    (6) 恩泽,恩惠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故西门豹为 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史记·西门豹传》

    (7) 又如:泽民(施恩惠于民);泽物(施恩于人,做好事);泽枯,泽骨(恩泽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恩情深厚);泽霈(恩惠普施);泽润(恩泽普施)

    (8) 仁慈的行动

    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书·多士》

    (9) 雨和露

    两泽下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0) 又如:泽下尺,升上尺(天上的雨下落一尺,地上的禾苗就向上长一尺。比喻君王赐给臣民恩泽,臣民就拥戴君王)

    (11) 土壤中的水分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齐民要术》

    (12) 津液、唾液或汗水

    几扇门窗上就留着他的手泽了。——叶圣陶《小铜匠》

    (13) 润头发或皮肤的油脂

    你让我来分你一些香泽吧!——郭沫若《王昭君》

    (14) 又如:芳泽;香泽

    (15) 汗衣;内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诗·秦风·无衣》

    (16) 禄位;遗风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

    (17) 又如:手泽

    英文翻译

    marsh, swamp; grace, brilli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