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沿途隐显,方土可验。”
成语用法
遗文逸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引证解释
⒈ 指散佚的文章和句子。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沿途隐显,方土可验。”
遗文逸句的网络释义
遗文逸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wèi
动词
(1) 给予;馈赠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7) 另见
yí
动词
(1) (形声。从辵(
),贵声。本义:遗失)(2) 同本义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留下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14)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名词
(1) 遗失之物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 同本义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
(4) 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饰以篆文。——《后汉书·张衡传》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
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明· 魏学洢《核舟记》
文曰“初平山尺”。
(5) 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文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
(6) 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
好古文。——唐· 韩愈《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能述以文。——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摘其诗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7) 又如:文价(文章的声誉);文魔(书呆子);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文移(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文雄(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文意(文章的旨趣);文义(文章的义理);文情(文章的词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这篇文章);作文(写文章;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文魁(文章魁首);文价(文章的声价);文什(文章与诗篇)
(8) 美德;文德
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杜牧《感怀诗一首》
(9) 又如:文丈(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与武功);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德(写文章的道德);文薄(谓文德浅薄);文昭(文德昭著)
(10) 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1) 又如:文业(才学);文英(文才出众的人);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文郎(有才华的青少年);文彦(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12) 文献,经典;韵文
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说文解字·叙》
(13) 辞词句。亦指文字记载 。如:文几(旧时书信中开头常用的套语。意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文倒(文句颠倒);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文义(文辞);文辞(言词动听的辞令);文绣(辞藻华丽)
(14)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经纬天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15) 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文昌(星座名)
(16) 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文不能取胜。
文武并用。——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7) 又如:文臣,文吏(文职官吏);文席(教书先生的几席);文品(文官的品阶);文帅(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文烈(文治显赫);文员(文职吏员);文阶(文职官阶);文道(文治之道);文业(文事);文僚(文职官吏)
(18) 法令条文
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史记·汲黯列传》
(19) 又如:文劾(根据律令弹劾);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文丈(规矩;制度);文移(官府文书);文牓(布告;文告);文宪(礼法;法制)
(20) 文言。古代散文文体之一;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 。如:半文半白;文语;文白(文言文和白话文)
(21) 文教;礼节仪式
则修文德。——《论语·季氏》
(22) 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23) 指表现形式;外表 。如:文服(表面服从);文榜(告示、布告之类);文诰(诰令)
(24) 指鼓乐,泛指曲调 。如:文曲(指乐曲);文始(舞乐名)
(25) 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何以谓之文。——《论语》
是以谓之文。
(26) 姓
动词
(1) 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被发文身。——《礼记·王制》。注:“谓其肌,以丹青涅之。”
文绣有恒。——《礼记·月令》
(2) 又如:文笔匠(在人身上刺花的艺人);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文木(刻镂以文采之木)
(3) 修饰;文饰
身将隐,焉用文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 又如:文过饰非;文致(粉饰;掩饰);文冢(埋葬文稿之处)
(5) 装饰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此犹文奸。
文车二驷。——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文马四百匹。——《史记·宋世家》
若将比予文木邪。——《庄子·人间世》
(6) 又如:文巧(文饰巧辩);文竿(以翠羽为饰之竿);文舫(装饰华丽的游艇);文饰(彩饰);文榭(饰以彩画的台榭);文舟,文艘(装饰华丽的船);文剑(装饰华丽的剑);文舆(饰以彩绘的车)
(7) 撰写文章 。如:文匠(写文章的大家);文祸(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文雄,文杰(指文豪)
形容词
(1) 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 又如:文巧(华丽奇巧);文朴(文华与质朴);文服(华美的衣服);文砌(华美的石阶);文背(不文雅,粗俗);文轩(华美的车子);文质(文华与质朴)
(3) 柔和,不猛烈 。如:文烈(指火候温猛)
(4) 美,善 。如:文徽(华美);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文衣(华美的服装)
(5) 通“紊”。紊乱的
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书·洛诰》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汉书·郊祀志上》
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庆劭《风俗通义·山泽》
量词
(1) 用于旧时的铜钱。如:一文钱
(2) 用于计算纺织物
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后汉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n2 [东莞腔] wun2 [梅县腔] wun2 [海陆丰腔] wun2 [客语拼音字汇] vun2 [陆丰腔] wun3 [台湾四县腔] wun2 [沙头角腔] wun2 [宝安腔] w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文 | 無分 | 明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mĭuən | myon/miu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辵(
)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2) 同本义
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说文》
随侯逸。——《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
马逸不能止。——《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
取之以逸逃于褒。——《国语·郑语》。注:“逸,亡也。”
无教逸欲有邦。——《书·皋陶谟》
见一赤兔,每搏辄逸。——《北史》
(3) 又如:逸犯(逃犯);逸亡(逃亡);逸窜(逃窜);逸盗(在逃的盗匪);逸禽(逃逸之鸟);逸马(奔逃的马);逸匪(指在逃的匪徒);逸飞(指漏网的鸟);逸逃(逃亡)
(4) 奔跑
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公二年》
逸,奔也。——《玉篇》
彘逸出于窦中,马退而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疾逸道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逸踊(犹奔跑);逸尘(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逸骑(奔跑的马);逸骏(善奔驰的马);逸驰(犹奔驰);逸象(奔走的象);逸兔(奔走的兔);逸走(奔跑)
(6) 超越
亮少有逸群之才。——《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逸才(超人的才智);逸足(比喻才能超越出众的人);逸伦(超越同辈);逸德(马有超群的禀性);逸艺(高超的技艺);逸侪(超过同辈);逸操(高洁的情操);逸品(超越流俗的艺术修养或艺术品);逸珠(稀世难求的珍珠。比喻人有超绝凡常的嘉德);逸格(超越流俗的高尚格调)
(8) 释放;从约束、禁闭、奴役下释放出来
乃逸楚囚。——《左传》
(9) 又如:逸水(犹洪水)
(10) 隐逸,退出社会而隐居起来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
(11) 又如:逸士(隐居山林的读书人);逸妻(遁世隐士的妻子);逸迹(犹遁迹。指隐居);逸彦(遁世隐居的才德之士);逸叟(遁世隐居的老人);逸伏(犹隐伏)
(12) 散失,亡失
然则夏后、 周公之典逸矣。—— 柳宗元《时令论上》
(13) 又如:逸诗;逸简(散失的简册);逸编(散失的篇章);逸记(散失的记载);逸品(指散失的物品);逸言(散失之言);逸句(散失的文句);逸失(散失;失落)
形容词
(1) 闲适;安乐
民莫不逸。——《诗·小雅·十月之交》笺:“逸,逸豫也。”
而又不自安恬逸。——《国语·吴语》。注:“逸,乐也。”
为之者劳,居之者逸。——张衡《东京赋》
国治身逸。——《吕氏春秋·察贤》。注:“逸,不劳也。”
足以逸身煖骸而矣。——《吕氏春秋·重己》
身安逸乐。——《史记·货殖列传》
能逸而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逸豫(安乐);逸境(安乐闲适的境地)
(3) 疾速
良骏逸足。——《文选·傅奕·舞赋》。注:“逸,疾也。”
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文选·木华·海赋》。注;“言出疾也。”
夫子奔逸绝尘。——《庄子·田子方》
良骏逸足,跄捍凌越。——《老残游记》
逸骇(迅疾升起);逸翮(指疾飞的鸟)
(4) 放纵;荒淫
夫婿乐逸。——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逸党(荒淫放荡的一伙人);逸遨(放纵遨游);逸游(放纵游乐);逸志(纵欲放荡之志);逸声(淫声)
(6) 美丽 。如:逸女(美女);逸丽(犹美丽);逸艳(犹美丽);逸辞(美丽的词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t8 [客语拼音字汇] yid5 [沙头角腔] jit8 [宝安腔]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梅县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东莞腔] jit8
◎ 潮州话:因8(妷)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逸 | 夷質 | 以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jit | jĭĕ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