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

yí zhǔ [ yi zhu]
繁体 遺囑
注音 一ˊ ㄓ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遗嘱 yízhǔ

(1) 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last words;testament;will

词语解释

  1. 谓人在生前或临终时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身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 汉帝 忽是患疾,颇有不安,似当不免,乃遗嘱其太子。” 宋 洪迈 《夷坚志补·张客浮沤》:“ 李 归紿厥妻曰:‘使主病,死於村庙中,临终遗嘱,教你嫁我。’” 秦牧 《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五十年代初, 美国 女作家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在 英国 病逝,遗嘱把骨灰交给 朱总司令 处理。”

  2. 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或字据。

    《八琼室金石补正·唐慈润寺灵琛灰身塔铭》:“又原存遗嘱,依经□林。”《朱子语类》卷一三○:“ 刘 不畏曰:‘君命死即死,自死奚为?’写遗嘱之类讫,曰:‘今死无难矣!’” 清 昭槤 《啸亭续录·佛典属》:“病革时,呼子孙环列榻前,众以为有遗嘱。” 巴金 《秋》四五:“爹不愿意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地分散,他的遗嘱上就说得明白,无论怎样不可以卖掉房子。”

引证解释

⒈ 谓人在生前或临终时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身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汉帝忽是患疾,颇有不安,似当不免,乃遗嘱其太子。”
宋洪迈《夷坚志补·张客浮沤》:“李归紿厥妻曰:‘使主病,死於村庙中,临终遗嘱,教你嫁我。’”
秦牧《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五十年代初, 美国女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在英国病逝,遗嘱把骨灰交给朱总司令处理。”

⒉ 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或字据。

《八琼室金石补正·唐慈润寺灵琛灰身塔铭》:“又原存遗嘱,依经□林。”
《朱子语类》卷一三〇:“刘不畏曰:‘君命死即死,自死奚为?’写遗嘱之类讫,曰:‘今死无难矣!’”
清昭槤《啸亭续录·佛典属》:“病革时,呼子孙环列榻前,众以为有遗嘱。”
巴金《秋》四五:“爹不愿意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地分散,他的遗嘱上就说得明白,无论怎样不可以卖掉房子。”

遗嘱的国语词典

人在临终前所遗留的言辞。

如:「国父遗嘱」。

遗嘱的网络释义

遗嘱 (法律名词)

  • 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 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出自《八琼室金石补正·唐慈润寺灵琛灰身塔铭》:“又原存遗嘱,依经□林。”《朱子语类》卷一三○:“刘不畏曰:‘君命死即死,自死奚为?’写遗嘱之类讫,曰:‘今死无难矣!’” 清昭梿《啸亭续录·佛典属》:“病革时,呼子孙环列榻前,众以为有遗嘱。”巴金《秋》四五:“爹不愿意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地分散,他的遗嘱上就说得明白,无论怎样不可以卖掉房子。”。
  • 遗嘱造句

    奶奶有遗嘱,死后把家产都捐献给慈善事业。
    不过,假如你公婆现在不幸去世,并且没留下遗嘱,那你可以在离婚时分你丈夫所继承遗产的一半。
    他写了遗嘱和吩咐后事不久,即溘然长逝。
    全家遵照父亲的遗嘱,把老人的骨灰安葬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一个活生生的女人的意愿,却被过世的父亲的遗嘱所限。
    按其遗嘱“敛衣足蔽身,棺足周体”进行薄葬。
    原始的信托行为发源于数千年前古埃及的“遗嘱托孤”。
    张伯苓逝世后,除天津报章刊出张家的“哀启”和由他人代笔起草的“张伯苓遗嘱”外,大陆新闻媒体一片寂然,无任何评论和深度报道。
    这份掷地有声的遗嘱,已经有两个见证人,也由儿子、儿子的代签人签名画押,按理说房子交公的事已经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吴老似乎放心了。
    梗概在《大宅门》第一部的最后,白家三老太爷白颖宇杀身成仁后,七爷白景琦立下遗嘱,决心与日寇周旋到底。
    三年前他曾立遗嘱,希望马英九“继志述事,适时全力以赴……要活在大家心里,要活在历史上”。
    登上山顶,团友们来到了中山纪念碑前,观瞻国父遗嘱。
    原来叔叔在去世前付清了所有的欠款,还把他的保险单、遗嘱和其它重要文件都归总放在他太太书桌上的一只大信封里。
    许多未婚同居多年的情侣,可能认为没必要立遗嘱,因为他们是习惯法认可的夫妻。
    在您帐户中由于遗嘱,可撤销安养信托或其它法律文件引起的任何冲突性的资产指定。
    曾国藩的"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该上诉案由遗嘱人的两位女儿提起,要求宣告遗嘱中指定被上诉人继承遗产的条款无效并撤销。
    本人玛丽伊丽莎白卡森,身体健康,思想健全,在此郑重声明,此乃本人最后的遗嘱。
    作为律师,没有让沉疴难起的妻子留下遗嘱,是不是缺乏必要的预见性?可小熊说我是一个律师,但更是一个丈夫。
    遗嘱认证法院负责解决因家庭成员去世而引起的家庭财产纠纷案件。

    汉字详情

    yí,wèi [yi,wei]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KHGP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LMO
    四角: 35308

    详细解释

    wèi

    动词

    (1) 给予;馈赠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7)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留下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14)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名词

    (1) 遗失之物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英文翻译

    lose; articles lost; omit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wai6

    宋本广韵

    zhǔ [zhu]
    部首: 319
    笔画: 15
    五笔: KNTY
    五行:
    仓颉: RSHB
    四角: 67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属声。本义:嘱托,叮嘱)

    (2) 同本义

    去时嘱我。——晋· 干宝《搜神记》

    嘱学使俾入邑庠。(嘱咐考试官让成名进县学学习。学使,提督学政即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俾,使。邑庠,县学,庠,学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嘱板(嘱其牵扳)

    (4) 嘱托

    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唐· 孟郊《伤时》

    (5) 又如:嘱致(嘱托致意);嘱寄(嘱托寄命);嘱请(嘱托请求)

    名词

    说话内容 。如:遗嘱;医嘱

    英文翻译

    order, tell, instruct, leave w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