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

dào lǐ [ dao li]
注音 ㄉㄠˋ ㄌ一ˇ

词语释义

道里 dàolǐ

(1) 路程,里程

度道里(路上行程)会遇之礼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milage

词语解释

  1. 道路;路途。

    《管子·七法》:“故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道里矣;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无妄》:“道里夷易,安全无患。”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宋 宋祁 《王畿千里赋》:“风雨之所交者,道里之必均焉。”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童]这坛可有多少大?[浄]虽则是倚方隅,占基阶,坛场咫尺,却可也纳须弥,藏世界,道里由延。”

  2. 普通长度。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其於古人之意,相去岂可以道里计哉?”

  3. 道路村落。

    《商君书·错法》:“苟有道里,地足容身,士民可致也。苟容市井,财货可众也。”

引证解释

⒈ 道路;路途。

《管子·七法》:“故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道里矣;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
汉焦赣《易林·小畜之无妄》:“道里夷易,安全无患。”
晋陶潜《拟古》诗之六:“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宋宋祁《王畿千里赋》:“风雨之所交者,道里之必均焉。”
清洪昇《长生殿·觅魂》:“[童]这坛可有多少大?[浄]虽则是倚方隅,占基阶,坛场咫尺,却可也纳须弥,藏世界,道里由延。”

⒉ 普通长度。

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其於古人之意,相去岂可以道里计哉?”

⒊ 道路村落。

《商君书·错法》:“苟有道里,地足容身,士民可致也。苟容市井,财货可众也。”

道里的国语词典

旅程。

如:「不可以道里计」。

道里的网络释义

道里 (词语解释)

  • ①指路程:道里漫长。 ②泛指长度距离:路途不能以道里计。
  • 道里的翻译

    英语: Daoli district of Harbin
    德语: Distanz in Meilen (S)​

    道里造句

    地道里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
    斯特莱佛先生早在走道里就已跟他们分了手,挤回了衣帽间。
    青春里有一群人。她们陪伴我走过几年的校园时光,在疯癫和无奈中厮打。当所有的爱恨在时间的隧道里消失殆尽,只留下一具具完整的躯壳在现世中匆忙地奔走。没有天天问候,却能在电话的一端感受着彼此情感。只是当时那个关于海的承诺到如今依然空空如也。
    那不可能对撞机可是在地下隧道里呢。
    送你一碗红枣汤,甜蜜味道里面装;送你一块糯米糕,爱情黏着你甩不掉;送你一杯葡萄美酒,将爱进行到九十九!这么多美食,你不能再说不是你的菜了吧?葡萄酒情人节,亲爱的,让我们。
    母亲节快到了,亲亲们,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礼物,回家看看!跟妈妈说说家常,道道里短。帮妈妈捶捶背按按摩,做做饭洗洗碗!祝您母亲多福多寿!
    一声令下,河道两岸沸腾了,龙舟在阡陌纵横的河道里来往穿梭,浪花四溅。
    隧道里充满着排出的废气、煤尘和爆破声。
    蜂蜜含有蓝色染料,因此蚊子的肠道里面的颜色可以显示它们有没有将蜂蜜吞食。
    把我们的爱记录在岁月的日记里,越发浪漫;把我们的情存储在时间的隧道里,越发甜蜜;把我们的心拴结在永恒的天地里,幸福永远。爱你永远,永不分离!
    粪便里含有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等多种致癌物,在肠道里积存久了,就会被重复吸收,刺激肠黏膜。
    孤鸿雁遥望魁克星系群浮尘下的流光隧道里,隧道里的不世出之王者逍遥王正缓缓步出尘世,远方大宇宙终于迎来了第一道惊世之光。
    为此,浦东警方专门设立了独立通讯讯道,将四种警力的通讯频道统一在一个频道里面,减少指挥环节造成的用时,提高效率。
    但是泰温大概很失望,因为在他有生之年那些下水道里的水都没排干一半。
    此时暮色沉沉,夕阳已经被山林遮挡了一半多,楼道里很是黑暗,幸亏电力设施并未被破坏,凌飞成功地打开了楼道灯。
    地道里设置了一道机关。
    一枪穿云跳起,拔枪,开火,怒射!君莫笑身影一晃,三步距离,一蹴而就。刀出,刀尽。刺客技能:瞬身刺。一枪穿云瞬间清零。“加油,差一点你就可以赢我了。”叶修在频道里说道,表情微笑。蝴蝶蓝 
    黄河水如同一群在狭窄的峡谷里奔腾的骏马,挤在河滩中间那条只有五六十米宽的河道里直泻而下。
    例如我昨天开车,大家都堵着,公交车专用道虽然也堵,但至少还能动,我前面有辆车突然就并到公交车道里,一看他并线,有辆车跟着并过去了。
    走上楼,楼道里摆着一些灶具和煤气筒,很是杂乱。

    汉字详情

    dào [dao]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THP
    五行:
    仓颉: YTHU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d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
    [li]
    部首: 708
    笔画: 7
    五笔: J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词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容词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词

    同“哩”

    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unit of distance; village; lan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陆丰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i3 [宝安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li3 [台湾四县腔] li1 li3 [梅县腔]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