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

dào tǒng [dao tong]
繁体 道統
注音 ㄉㄠˋ ㄊㄨㄥˇ

词语释义

道统 dàotǒng

(1) 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接受的系统。他们自认为是继承周公、孔子的道统的

Confucian orthodoxy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授受的系统。他们自认为是继承周公、孔子的道统的。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诺基亚最近以相似模式重新装配基本的7610作为更道统的6670。
2、中国的“道统”,徒有个人道德,缺乏制度化的组织。
3、而在中国,道统和相权都不能有效地制约皇权,形成了皇权专制的一元权力格局,这是近代中国宪政失败的重要原因。
4、反对工会的雇主:有许多的公司对任何形式的工会主义、集体协商权和工作场所中的道统都有相当的敌意。
5、教养化育与科举主导,是元代国子监职官在探索办学模式上体现的两种取向,它集中反映了元代理学家试图协调与统合人格理想与道统政治二者之间的关系。
6、其地位的变迁,从政治层面看,是后儒息邪说、尊孔子、立道统的需要;
7、儒家的祭祀不仅是一种类宗教仪式,而且它所确立的是自孔子以来的文化道统,是一个书院及其士人的精神命脉。
8、究其原因,在于人们总是在儒家道统的视野里估价其意义。
9、作为嘉、道年间理学大师的唐鉴应运而生,为理学在清代的复兴而力倡道统论。
10、儒家的“天人合一”并非只能为“道统”服务,它也蕴含着生态意义。
11、这正文位址这些用在保健学内挑战道统的智慧的一种模式由性和种族划分建造。
12、筛海沙拉夫定写了很多书,但是在巴尔干战争时候都丢失了,还好,很多包含乃格士班底也道统机密的手稿都被他的家人保存著。
13、朱子道心人心思想是其心性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与其道统论紧密相联。
14、古代文化名人的编辑思想体现了中华道统。
15、保持相同的形式,为它的前任做一份基准正文,这本书比较补充,其它,和综合的处理方法用化学疗法和其他更道统的处理方法。
16、与道统的姑息治疗不同,从癌症病患的晚期关心增长,支持的小心不限制到即将死亡的病患并且对癌症两个都不。
17、在道统的中国家庭里,人们恪守孝道。
18、第三,在现代,受道统价值的影响,一些人一直认为保险业是低等的行业并且很少对保险代理人表现出尊敬。
19、导师能理解鸟类的语言,他也是激情之圣爱的译者,他以这个道统的启示为特征。
20、道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概念。
21、书代表一个违背系统和疾病和一篇每个主题的彻底的回顾的道统的公式。
22、研究的数据被透过道统的方法学和透过一张开的询问表和一个基于网际网路的电子讨论过程收集。
23、这种资源致力于帮助研究人员找到矽石和实际的问题的答案的新用途,它的工业使用继续稳定在道统和小说地区里增长。
24、所有这都因为一次道统的DSC的简单的修改被取得。
25、这是给对量热学或者聚合物描述感兴趣的任何人的一份必要的正文,特别是如果他们已经发现道统的DSC不能帮助他们做他们的问题。
26、以这种方法,第一次,一个相当于道统的DSC的的信号用来自调制的一个实例热容量的度量标准同时被获得。
27、道统的智慧认为睡眠是大脑的一种休息的状态,带有皮的神经元的可以忽视的活动。
28、与非常道统的量子化学正文相比较,它数学上正较少要求,然而仍然保留明了和严厉。
29、继承和发扬中庸道统,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有裨益。
30、非线性的视觉的技术现下被认为是可提供在透过道统的来源不久不易接近的波长产生镭射辐射的最有效率的方法。

引证解释

⒈ 宋明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授受的系统。

《宋史·道学传三·朱熹》:“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元谢端《加封孔子父母制》:“原道统则尧授舜,传之周文王。”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昌黎文名高出千古, 元晦道统自继孔孟,人犹笑之,何况餘人!”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明朝的魏忠贤是太监--半个女人,他治天下的时候,弄得民不聊生,到处‘养生’了许多干儿孙,把人的血肉廉耻当馒头似的吞噬,而他的狐群狗党还拥戴他配享孔庙,继承道统。”

道统的国语词典

儒家学术思想承续、传授的统系。

道统的网络释义

道统

  • 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
  • 道统之说最早滥觞于孟子,其言曰︰“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隐然以继承孔子自任。
  • 道统造句

    他曾听琉璃说过,太玄清虚宫,碧落仙门,镇元古观为当世三大道门,而论道统悠久,底蕴深厚,却是以太玄清虚宫为最。
    一时间名师云会,慕名而至的学生“数十百人”,理学道统萌芽,洛学规模初现。
    春秋非春秋,战国非战国,诸子立道统,七国辅为战,小乞得真传,悠游天下间,问道诸家事,谛听干戈喧,笑谈君王密,世闻盛名传,欲知后事何,且观我来言。
    为此,浦东警方专门设立了独立通讯讯道,将四种警力的通讯频道统一在一个频道里面,减少指挥环节造成的用时,提高效率。
    道统与学统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所,梁、章背师行为,不可避免地被时人訾之为“儇薄之行”。
    自北魏建寺以来,先后有天竺高僧跋跎、达摩入住寺院,传下道统,至隋唐之前,寺中僧众习武,已经蔚然成风。
    日后,只望此童能广我道统,积善成德。
    学的虽然广博,却不似那些圣地世家教的精细,比如清霄山,太渊圣地等道统,主修武境、凝丹,御灵净界主修驭灵,所学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五六样的。
    在彭亚非看来,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这种“硬骨头”,体现的就是孔子道统与现实权力两权分立的思想。
    与道统的姑息治疗不同,从癌症病患的晚期关心增长,支持的小心不限制到即将死亡的病患并且对癌症两个都不。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小道不过一个化外村民,自已粗读过几页《黄庭》,虽然是道装,却不入人间的道统,也可以说是无名无号罢。
    无论政统和血统在遥远的帝都如何改变,深山老林中的人民依旧坚守这自己的道统。他们默默耕耘,派丁纳粮,安贫乐道,息讼少争。不到民不聊生之时,一般是不会揭竿而起的。
    历代的圣贤们,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再到孔子、董仲舒、朱熹,最后是康有为,他们对这条道路的开拓和探寻,就构成了“道统”。
    采药喜的搔头抓耳,恨不能手舞足蹈一番!听到头陀口中寻找道统传人之说,立刻满口答应,“没问题!只要小子修炼有成,必定给你找个白白胖胖的好传人!”。
    他们认为,要明确中国思想学术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抛弃传统的道统观念,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诸子百家之学,只要是在学术史上确有创见的思想学术,都应在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为尽快按时保质完成个体经济普查的录入工作,黄村街天雅社区近日邀请街道统计办工作人员前来协助做好录入工作。
    四百多年前那场关系华夏道统存亡续绝存的终极决战,当前朝宋室小皇帝投海的消息传来,难过是有的,哀痛也是有的,曾经遥不可及只能模仿学习的榜样就那样破灭败亡了。
    理学“道统”地位的确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以牺牲理学的文化精髓为代价来换取理学的崇隆,未免得不偿失。
    哼,黑风,你跟随我这么多年,在我身边隐姓埋名,要不是我帮你隐瞒你早就被其他道统铲草除根了,如今让给我算是你给我的报答。

    汉字详情

    dào [dao]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THP
    五行:
    仓颉: YTHU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d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
    tǒng [tong]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YC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YIU
    四角: 2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充声。本义:丝的头绪)

    (2) 同本义

    统,纪也。——《说文》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淮南子·泰族训》

    (3) 又如:统绪(头绪)

    (4) 世代相继的系统

    求其统类。——《荀子·解蔽》

    (5) 又如:皇统(世代相传的帝系);道统;传统;统承(继承统绪);统系(系统);统贯(系统;条贯);统嗣(帝统的嗣续关系)

    (6) 纲纪,准则

    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荀子·臣道》

    (7) 又如:体统(体制、格局、规矩等);统纪(纲纪);统类(纲纪和条例)

    (8) 鞋袜等的筒状部分 。如:袖统(衣袖筒子);统袜(长筒袜);长统马靴;短统女袜

    (9) ∶在“世”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叫“统” 。统的名称是在纪的名称上增加上、中、下等字样。如:上泥盆统;中泥盆统;上二叠统;下二叠统

    (10) 首领 。如:统帅

    (11) 本 。如:万物之统(万物之本)

    动词

    (1) 主管;率领

    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于桀纣。——《荀子·强国》

    反国统万人。——《战国策·齐策四》

    统兵数万。——《资治通鉴》

    统军略地。——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统会(统率会合);统兵数万;统事(统理事务);统楫(总揽,统领);统监(统率监督;驻于保设国或属地的长官)

    (3) 总括;合而为一;统一

    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统楫群元。——《汉书·儿宽传》

    统大魁以为笙。——《文选·潘岳·笙赋》

    (4) 又如:一统(统一);统税(货物总纳税一次,其余不再征收者);统考(统一考试的简称);统货(按统一价格购进或出售的商品);统捐(捐税名。货物在一区域内缴税后,可于该地区内通行无阻);统括(归纳。总概括);统一发票(政府为防止漏税,规定商号一概使用同一种发票);统括(总括);统论(总论):统观(总的观察)

    (5) 管理;治理

    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列子·天瑞》

    (6) 又如:统内(管辖范围之内);统和(统理协和);统治(统率治理);统理(统辖治理)

    (7) 犹“通”

    (8) 穿通 。如:统院(相互穿通的前后院)

    (9) 泄露 。如:统出(泄露出去);统漏(泄露)

    副词

    表示范围,相当于“通通”、“全”、“全部” 。如:这些东西统归你用;统体(全体,全部);统是(都是;全是);统通(通通。表示全部)

    量词

    (1) 用于木材、石碑等 。如:立一统碑碣;碑碣数十统

    (2) 古时用以纪年 。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

    英文翻译

    govern, command, control; unite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