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规范

dào dé guī fàn [ dao de gui fan]
注音 ㄉㄠˋ ㄉㄜˊ ㄍㄨㄟ ㄈ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道德规范 dàodé guīfàn

(1) 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moral norm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moral norm] 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规范的网络释义

道德规范

  • 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和概括。是社会规范的—种形式,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利益出发,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判断、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们的主观认识相统一的产物。
  • 道德规范造句

    我们要按新社会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谓为人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
    如果每个人都遵守道德规范,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
    道德范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
    中国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提出了“智、仁、勇”之“三达德”基本道德规范体系。
    威压,合作,国际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联系以及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和法理性,要求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不同的社会在每一个阶段都创立了多种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植根于宗教启示,启蒙,道德哲学,道德科学和智慧传统。
    陈规陋习和愚昧落后观念,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舆论和社会风尚。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动应当一致,诚实无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说到做到。
    人不怕有理想,不怕有梦想。也不管它又多大,又有多远!只要你客观的认清自己,在道德规范之内,坚持自己,做你想做的,一定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而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人世间的这些悲剧,却往往又是在维护某种道德规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造成的。
    违背伦理道德类詈语则能够折射出特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评价道德规范在会计处理中的角色。
    这个全球的道德规范要求相互承认,甚至当我们如此欣然地互相撕杀的时候,能同情地相互拥抱。
    律师、法官等法律人集团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基于国家法律的有关实体规定和诉讼程序制定的。法条具文一多,执行不力,职业道德素养也就成了不切实际和不必遵守的纪律说教。法律人的职业素质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正式渠道和法律人集团的信誉受到呆账拖累,本身成了社会正义经常谴责的对象。
    在道德规范部分失灵、利他行为动机不足的格局下,从拾金不昧到拾金索酬,既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价值观念转型的产物。
    据此,佛陀还建立了一套被称为“八正道”的基本方法,这其实是一套与王瑜伽的“制欲”和“遵行”多少有些类似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西汉时期成形的帝国儒学本质上是一套此世性的道德规范,而不是一种超验性的宗教。然而,帝国儒学不仅为国家的合法性提供了基础,而且是调节所有中国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一套伦理规则。因此,就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而言,它在许多方面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以及佛教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汉字详情

    dào [dao]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THP
    五行:
    仓颉: YTHU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d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
    [de]
    部首: 303
    笔画: 15
    五笔: TF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JWP
    四角: 242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惪(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名词

    (1)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如:同心同德

    (7) 福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英文翻译

    ethics, morality, virtue

    方言集汇

    ◎ 粤语:dak1
    ◎ 客家话:[陆丰腔] det7 [客英字典] det7 [台湾四县腔] det7 [梅县腔] det7 [海陆丰腔] det7 [客语拼音字汇] ded5 [沙头角腔] diet7 [宝安腔] det7 [东莞腔] d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則德開入聲開口一等təktok
    guī [gui]
    部首: 416
    笔画: 8
    五笔: FWM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BHU
    四角: 578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聿从周,当系以规画之意。本义: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

    (2) 同本义

    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说文》

    规矩方圆之至也。——《孟子》

    规者,正圆之器也。——《诗·沔水》序·笺

    圆曰规,方曰矩。——《楚辞·离骚》

    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墨子·天志上》

    圆者中规,方者中矩。——《荀子·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3) 又如:规绳(规矩绳墨);规旋(如圆规般旋转);规轮(圆规和车轮);规轴(圆规之轴。比喻规度)

    (4) 法度、准则

    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难蜀父老》

    (5) 又如:规绳(规矩绳墨。比喻法度);规简(规矩法度);规检(规矩法度;循规矩,守法度);规度(规则法度)

    (6) 模范;典范,风仪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三国魏· 王粲《咏史》

    素德清规足传于汗简矣。——《晋传书王承传论》

    (7) 又如:规仿(以为模范而加以仿效)

    (8) 成例;标准;法则

    夫萧规 曹随。—— 扬雄《解嘲》

    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韩非子·饰邪》

    (9) 又如:规节(规矩,节操);规礼(清代官吏向下属索取的现金和礼品);规银(当时上海通行的计算银两。每两块银约合银元一元四角左右);规容(规范);规表(规范表率)

    (10) 文体名 。如:五规(唐代文体名。即《出规》、《处规》、《戏规》、《心规》和《时规》)

    动词

    (1) 画圆

    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国语·周语下》

    曲眉规只。——《楚辞·大招》

    (2) 又如:规圆(用圆规校之使其圆)

    (3) 划分土地而占有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国语·周语中》

    规方千里:划定王都周围千里的地方。甸服:畿内之地,作为直接收取谷物的地方。

    (4) 又如:规田(周时田地分等的名称。用以蓄水的土地,合九人所分到的称为一规。农耕的土地,合九人所 配得耕种的称为一井。四规相当一井);规表(划分明白)

    (5) 劝告,建议,尤指温和地力劝

    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庄子·盗跖》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6) 又如:规利(以利益来劝诱);规饬(劝诫);规过(规正过失);规谈(劝勉);规箴(规戒劝告);规镜(规鉴。规箴与鉴戒)

    (7) 计划;打算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8) 又如:规事(计划事情);规谋(规划计谋);规虑(规划;谋虑);规算(规划打算)

    (9) 谋求;谋划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 操军必矣。——《资治通鉴》

    (10) 又如:规求(谋求;贪求);规脱(设法逃脱);规图(谋求);规画(筹划;谋划)

    (11) 效法,摹拟 。如:规抚(仿效;依循);规仿(摹拟仿效);规法(规摹效法)

    (12) 揣摩 。如:规虑(揣摹测度);规磨(臆测,揣摩。引申有失误、差错的意思)

    (13) 通“窥”。窥察

    不能死之,千人环规。——《商君书·境内》

    (14) 又如:规情(窥探军情或情报)

    形容词

    (1) 圆形

    冥冥皓容,规规皓质。——唐· 蒋防《姮娥奔月赋》

    (2) 又如:规天(圆形的天空);规空(圆形的天空);规规(圆的样子。多形容日月);规车(指车轮);规天矩地(象征圆的天和方的地)

    (3) 浅陋、拘泥的样子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清· 黄宗羲《原君》

    英文翻译

    rules, regulations, customs, law

    方言集汇

    ◎ 粤语:kwai1

    宋本广韵

    fàn [fan]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IB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ESU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笵( fàn)省声。本义:古代遇大事出车,先辗过祭坛及祭牲的一种祭祀活动,祭路神)

    (2) 同本义

    (3) 假借为笵。法则

    範,法也。範,常也。——《尔雅》

    吾为之範我驰驱。——《孟子》。注:“法也。”

    (4) 又如:范防(防范);范轨(法则,模范)

    (5) 典范

    宇文新州之懿范。——王勃《滕王阁序》

    (6) 又如:规范;示范;范轨(模范,法则);范型(典型,范例)

    (7) 模子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仍密布字印,满铁苑为一板。——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8) 又如:铁范;钱范;铜范;范金合土(用模子浇铸金属和泥)

    动词

    (1) 用模子浇铸,引申纳入规范

    范金合土。——《礼记·礼运》

    (2) 又如:范型(使合乎某种模式);范溶(铸造器物);范铜(铸铜)

    (3) 效法;取法

    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孟子·滕文公》

    (4) 又如:范水模山(喻效法模仿他人);范围(效法)

    名词

    (1) 草名

    范,草也。——《说文》

    (2) 蜂

    范则冠而蝉有婑。——《礼记·檀弓下》

    (3) 县名。汉置,属东郡。今仍为县。原属山东省。1964年划归河南省

    (4) 通“笵”。型范。俗称模子。如:范金(用模子浇铸金属品)

    (5) 姓

    英文翻译

    surname; bee-like insect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am5 [宝安腔] fam5 [海陆丰腔] fam6 [陆丰腔] fam6 [客英字典] fam5 [东莞腔] fam3 [客语拼音字汇] fam4 [梅县腔] f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五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錽上聲合口三等bʰĭwɐmbyamx/bva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