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場
词语释义
道场
(1)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场所,也指所做的法事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道塲 ”。 1.释道二教称诵经礼拜的场所。《南史·隐逸传下·庾诜》:“晚年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礼懺,六时不輟。”《太平广记》卷四三○引 唐 裴铏 《传奇·马拯》:“佛室内道场严洁,果食馨香。”
道場的国语词典
宣扬佛法、修炼道行的场所。
道場的网络释义
道场
道場的翻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道 | 徒晧 | 定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dʰɑu | daux/dav |
详细解释
cháng
名詞
(1) (形聲。從土昜聲。本義:平坦的空地)
(2) 祭壇、罎旁的平地
犧牲壇場。——《漢書·郊祀志》。注:“平地爲場。”
靈場之威。——《法言·問明》。注:“鬼神之壇也。”
(3) 穀場,場子
一曰治穀田也。——《説文》
季秋除圃中爲之。——《周禮·場人》注
以場圃任園地。——《周禮·載師》
九月築場圃。——《詩·豳風·七月》
(4) 又
十月滌場。
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聊齋志异·狼三則》
(5) 又如:打場(在場上脱粒);禾場;攤場;曬場
(6) 〈方〉∶中國農村按一定日子(如逢五、逢十)舉行的市集 。如:圩場;場期(集市的日期)
(7) 菜圃 。如:場人(周禮官名。主管場圃的事務);場師(管理農場園圃的人)
(8) 道路
除城場外,去池百步,墻垣樹木小大俱壞伐。——《墨子》
量詞
(1) 用于事情經過的次數
千場縱博家仍富,幾處報仇身不死。——高適《邯鄲少年行》
(2) 又如:一場硬仗;鬧了一場;場子(次數)
(3) 另見
chǎng
名詞
(1) (形聲。從土,昜(
)聲。本義:場所)(2) 場所。衆人聚集進行某樁事情的地方或事情發、髮生的地方
閑習軍事,數踐戰場。——《後漢書·鄭太傳》
(3) 又如:廣場;考場;會場;機場
(4) 舞台 。如:上場;下場;粉墨登場;場記;出場
(5) 演出 。如:日場;夜場;早場;過場;專場;包場
(6) 物質存在形式的一種 ,場中存在已知的效應(如引力、磁力或電力),并且在每一點上具有確定的值。如:電磁場
(7) 一塊飼養家畜或其他動物的土地 。如:鷄場,鴨場
(8) 聯賽中計算各隊比賽情况的統計單位 。如:落後三場
(9) 一幕中不改變地點或時間延續性的一段戲 。如:第一幕第二場
量詞
(1) 用于文娱體育活動。如:一場精采的演出;一場球賽
(2) 另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ong2 jit8 [宝安腔] cong2 [客英字典] ch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海陆丰腔] chong2 [沙头角腔] cong2 [东莞腔] cong2 [陆丰腔] ch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長 | 直良 | 澄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driang/diang | ɖʰĭ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