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别

dào bié [ dao bie]
繁体 道別
注音 ㄉㄠˋ ㄅ一ㄝ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道别 dàobié

(1) 分别时与人打招呼

握手道别
过了十字路口,两人才道别
say goodbye and leave

(2) 辞行

一清早他到王大妈家道别
say good-bye before setting out on a journey

词语解释

  1. 离别;分手。

    唐 王勃 《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古人道别,动便经年。” 唐 张鷟 《游仙窟》:“忽然闻道别,愁来不自禁。” 滕固 《壁画》:“他们俩谈了些很平常的话, 崔太始 总觉得没甚意思,不久便与 丁君 道别。”

  2. 辞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今嫂养姑事异,我姐妹亦登仙去矣。敬来道别,并谢提携也。”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前线童话》:“第二天,部队要出发打仗去了,这个姓 陆 的战士正要去找他的小朋友致谢,道别。”

引证解释

⒈ 离别;分手。

唐王勃《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古人道别,动便经年。”
唐张鷟《游仙窟》:“忽然闻道别,愁来不自禁。”
滕固《壁画》:“他们俩谈了些很平常的话, 崔太始总觉得没甚意思,不久便与丁君道别。”

⒉ 辞行。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今嫂养姑事异,我姐妹亦登仙去矣。敬来道别,并谢提携也。”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线童话》:“第二天,部队要出发打仗去了,这个姓陆的战士正要去找他的小朋友致谢,道别。”

道别的国语词典

以动作或言语表达将与某人分别。

如:「同学会结束之后,大家依依不舍的互相道别。」

道别的网络释义

道别 (词语解释)

  • 汉语词语,通常指分别时与人打招呼的意思。
  • 道别造句

    夏令营很快就要结束了,大家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互相道别。
    李军和同学们握手道别。
    毕业典礼后,大家郑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张老师深深地鞠躬道别。
    出国前,小华与我们一一道别。
    她向我道别,然后转身离去。
    我走得太匆促,没来得及和他道别。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全体毕业生向母校表达最深刻的敬意,向老师表达最诚挚的感激!同时也向朝夕相处的同窗们道别,向这段不能忘怀的岁月道别。
    在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小红悲伤地和我们一一道别。
    不管我们有什么矛盾,现在都应该瓦解了。毕竟我们是六年的同学,从人群中相识相知就是缘分。以后我们也不会有太多机会见面,那么在这之前,就让我们无牵无挂的挥手道别吧。
    时间太仓促,我们来不及一一道别了。
    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任世间那一条路我都不能,与你同行。尽管我是要哭泣着或是微笑着与你道别,人生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而当灯光照过来时我就必须要唱出那最最艰难的一幕。
    流莺窗外啼声巧,睡未足,把人惊觉。翠被晓寒轻,宝篆沉香袅。宿醒未醒宫娥报,道别院笙歌会早。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洪昇。
    “我来和你道别的。”他道,“这一切完结了,我想了想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似乎现在能找到的,只有你了。”——闷油瓶。南派三叔。
    的大头,我默默道别,此去吉凶未卜,不过我并不后悔。
    全能的上帝啊,制止那种做法吧!我不知道别人会选择何种路线;就我而言,不自由,毋宁死!
    握手道别时,她脸上带着甜蜜、动人的笑容望着他。
    今天,小周教各位做一道别具新意的芝麻豆腐,在健康食品的概念中加入了新鲜元素。
    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器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为了让他们听到我说的话,我只好比他们还大声,于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别人到底在讲什么。。。。。
    李进心中叹息,他知道别说跟季子玉想比,就是和那季宗棠比较起来他的实力都差了不少。
    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室友,从你这辈子想象不到的地方来,带着他陌生的脸和故事来见你,住在同一间房间,彼此是那么容易自由地交谈,然后,在某一个清晨,彼此道别,今生永不相见。

    汉字详情

    dào [dao]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THP
    五行:
    仓颉: YTHU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d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
    bié,biè [bie]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KL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SLN
    四角: 6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冎( 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 同本义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4) 分离;分开;分出

    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6) 区分;辨别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8) 离别;告别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10)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12) 送别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15) 扭、转过去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形容词

    (1) 另外的,不同的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3) 特殊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5) 其他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副词

    (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3) 各;各自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5) 表示劝阻或禁止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6) 表示揣测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7) 另见 biè

    英文翻译

    separate, other; do not

    方言集汇

    ◎ 粤语:bit6
    ◎ 客家话:[宝安腔] pet8 [沙头角腔] piet8 [东莞腔] pet8 [陆丰腔] piat8 p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皮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biet/byet

    道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