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冰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丧礼。自仲春至秋凉,贵族死后,纳冰于盘,置尸床下。
《礼记·丧大记》:“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 郑玄 注:“造,犹内也。” 孔颖达 疏:“造冰焉者,谓造内其冰於盘中也。” 唐 刘同昇 《对不供夷盘判》:“缀几初设,已陈含玉之仪;夷盘不供,何施造冰之礼?”
引证解释
⒈ 古丧礼。自仲春至秋凉,贵族死后,纳冰于盘,置尸床下。
引《礼记·丧大记》:“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
郑玄注:“造,犹内也。”
孔颖达疏:“造冰焉者,谓造内其冰於盘中也。”
唐刘同昇《对不供夷盘判》:“缀几初设,已陈含玉之仪;夷盘不供,何施造冰之礼?”
造冰的网络释义
造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2) 同本义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玉清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造左公第。——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造劫历世(佛教语。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造历幻缘(佛教语。去到人世间经历一番像梦幻一样的情缘);造适(寻访);造胜(访求胜迹);造门(上门;到别人家去)
(4) 拜访
庾公造 周伯仁。——《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夜造(深夜前往造访);造府拜瞻(敬辞。到府上去拜访);造请(前往问候、拜见);造谒(造请);造谢(登门致谢)
(6) 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王将伐 吴,造船于 蜀。——《晋书·吾彦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7) 又如:造第(建造府第);造恶(作恶);造逆(开始纂逆作乱);造房子;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打造(制造);建造(建筑;修建)
(8) 虚构;伪造
我生之初,尚无造。——《诗·王风》
(9) 又如:造言生衅(造谣生事);造言(造谣);造语(造作谣言);造言生事(造设谣言,滋生事端);捏造(假造事实)
(10) 培养;造就;创造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造草昧。——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民国肇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创造;造士(造就人才);造字(创造文字);造怀(抒写胸怀)
(12) 撰写;汇集
非禹, 益不不能行远《山海》不造。—— 王充《论衡》
(13) 又如:造册(编制簿籍);造述(著述;著作)
(14) 制定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造施(制订并实施);造律(制订律令);造设(制订建立)
(16) 建立
遂迁许都,造我京畿。——《三国志·武帝纪》
(17) 又如:造立(建筑;建造);造邦(创立国家);造国(新创立的国家);造谊(创立新义);造说(立说)
(18) 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离娄下》
(19) 又如:造玄(达到玄妙之境界);造妙(臻于奇妙之境地);造微入妙(达到微妙的境界);造微(达到精妙的程度);造极(达到极高点)
名词
(1) 成就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2) 又如:造士(古时称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造秀(成绩优异);造人(学业有成就之人)
(3) 〈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如:早造;一年三造
(4) 时代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仪礼·士冠礼》
(5) 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如:贱造(生辰八字不好;命苦);乾造;坤造
(6) 姓
副词
(1) 通“猝”(
)。忽然;仓卒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
景公造然变色。——《韩非子·难二》
(2) 又如:造此(仓猝,匆忙);造子(一会儿)
量词
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6 [台湾四县腔] co5 [沙头角腔] ciau5 [梅县腔] cau5 [陆丰腔] co6 [东莞腔] cau3 [宝安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客英字典] cau5 co3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皁 | 昨早 | 從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zaux/dzav | dzʰɑ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动词
(1)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形容词
(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ben1 [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海陆丰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东莞腔] be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冫 | 筆陵 | 幫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ping/piong | pĭə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