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伤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方言。因勉强干重活致使身体受伤。迸,通“ 屏 ”。
《新民晚报》1984.4.2:“碰到青年农民说是迸伤,遇到年龄大的说是腰伤。”中医指胸胁内伤症,多由举重过度、用力不当或突然动作而致。症见胸闷胀痛,若络脉损裂,则有吐血现象。
引证解释
⒈ 方言。因勉强干重活致使身体受伤。迸,通“屏”。中医指胸胁内伤症,多由举重过度、用力不当或突然动作而致。症见胸闷胀痛,若络脉损裂,则有吐血现象。
引《新民晚报》1984.4.2:“碰到青年农民说是迸伤,遇到年龄大的说是腰伤。”
迸伤的网络释义
迸伤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从辵,并声。“辵”(
)意思是在路上行走。本义:奔散,走散)(2) 同本义
督将迸走,死伤过半。——《三国志·满宠传》
(3) 又如:迸豆之疾(像豆子倒入锅内时乱迸那样快);迸窜(逃窜);迸逸(逃窜)
(4) 涌出;喷射
银瓶乍破水浆迸。——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迸泉(涌出的泉水);迸撺(喷涌飞溅);迸放(喷射发出)
(6) 爆开,断裂
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水浒传》
(7) 又如:迸穴(迸裂而成的洞穴)
(8) 冒出,突然向外发出 。如:迸竹(突出的竹子);迸云(穿云。喻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n5 [台湾四县腔] bin5 [客语拼音字汇] ben4 [梅县腔] bin5 [客英字典] bin5 [东莞腔] bin5 [宝安腔] bin5
◎ 潮州话:波英6(并)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迸 | 北諍 | 幫 | 耕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prengh/paenq | pæ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塲(
)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2) 同本义
伤,创也。——《说文》
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
以杙抉其伤。——《左传·襄公十七年》
无面伤。——《左传·哀公元年》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庄子·人间世》
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荀子·正论》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清· 方苞《狱中杂记》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4) 丧事;丧祭
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伤之礼。——《管子·君臣下》
(5) 又如:伤辞 (古时为相识者死亡而作的哀辞)
(6) 损失
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韩非子·五蠹》
(7) 受伤的人
虏救死扶伤不给 。——司马迁《报任安书》
动词
(1) 损伤;伤害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2) 又如:伤化(损害教化);无伤大雅;伤沴(受伤害而不流通);伤情(伤感);伤暑(为暑气所伤);伤勇(损害勇气);伤脸(损了别人的面子);伤夷折衄(遭受创伤,导致挫败);伤命(伤害天子的诏命);伤幸(出口伤人);伤阂(伤害阻隔);伤废(受伤残废的人);伤毁(损坏);伤廉(伤害廉洁);伤生(伤害生命)
(3) 受伤;负伤
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矢人惟恐不伤人。——《孟子·公孙丑上》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方苞《狱中杂记》
(4) 诋毁;中伤
伤,诽也。——《广雅》
伤之于昭公。——《吕氏春秋·察微
人伤尧以不慈之名。——《吕氏春秋·举难》
(5) 又如:伤诋(中伤诋毁)
(6) 触冒;冲犯 。如:伤屈(冒犯);伤犯(冒犯,触犯);伤味(懊恼);伤触(冒犯)
(7) 死亡。通“丧”
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战国策》
(8) 哀伤;悲伤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9) 又如:伤今(忧思今日);伤暮(哀叹年老而无成);伤乖(因离别而悲伤);伤沮(沮丧);伤秋(悲秋,对秋景而伤感);伤恫(哀痛);伤惜(哀伤惋惜)
(10) 以…产生厌烦 。如:吃红薯吃伤了;这几年在外面跑伤了;这孩子吃糖吃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