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迤邐
注音
一ˇ ㄌ一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形)曲折连绵:沿着山道~而行。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 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迤里”。亦作“迆邐”。
⒉ 曲折连绵貌。
引南朝齐谢朓《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柳永《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⒊ 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引元朱庭玉《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⒋ 斜延貌;延伸貌。
引宋苏轼《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银林堰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东三省 、内外蒙古迤邐而至新疆,又在在与俄接壤。”
⒌ 缓行貌。
引《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柳七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法忍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⒍ 渐次;逐渐。
引宋苏轼《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贺铸《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
《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阮三﹞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迤逦的国语词典
⒈ 连续不断的样子。
例如:「远望天边迤逦的云山,足以开拓胸襟,涤尽尘俗之气。」
反义词
迤逦造句
他一抬头,发现一个乱首垢面的人迤逦而来。
亥时时分,倦意袭来,忽又听见哒哒蹄声连绵而来,片刻之后,车轮碾碾,似乎有数十人从迤逦而来。
以大屯火山群做屏障,迤逦蜿蜒的淡水河流域孕育的台北生命史,源远流长。
来到一个风光迤逦,景色秀美,有山有树,泉水叮咚响的地方。
黄河从冰川万丈的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一路上接纳着千溪百川,浩浩荡荡,曲波折折,奔向巨浪滔天的黄海之边,像一条金色的钢铁巨龙,迤逦般地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
这一日与蒋援、蒋钦兄弟等人湖吃海喝、吆三喝四、扯天捅地一翻后,曹操便辞别了这些看似已经为自己所折服的人,与吕范等人一路迤逦行来,直往西曲阳而去。
明堂山不仅风光迤逦,而且珍藏着许多名贵的中药材,有朱砂,灵芝,天麻,麝香,百合等,这可把玉兔乐坏了,以后常来此山采药。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总给人风光迤逦,景致锦绣,才子佳人,田地好耕,商甲富庶的感觉。
北乔治亚的山麓区域,地势迤逦而下,所以被开作无数的曲线,以免那肥沃的泥土被冲进河底里去。
以大殿为中心,分别有五座联拱石桥,仿佛几弯月牙,穿云破雾,迤逦飘渺,与围绕着大殿的五座山峰隐隐相连,不间断地闪烁着青色光芒。
官军迤逦前行,直进到水泊边,竟不见一个军马,但见隔水茫茫荡荡,都是芦苇烟水,远远地遥望见水。
不一会儿,高拱与魏学曾换了两乘便轿,朝位于灯市口的薰风阁迤逦而来,他们撤去仪仗扈从,只是为了安全起见,留了一队锦衣卫暗中保护。
我只想赠“欲扬先抑”四个字给你,希望迤逦抛物线中的你饱经焦虑,饱经迷茫,饱经欲扬先抑的成长。祝愿成长在抛物线某一段的你,尝到属于自己的糖。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站在阳明书屋的二楼阳台,淡水河和基隆河在面前迤逦而过,西边是大屯山群峰,东边近眺纱帽山,视野壮阔,气象万千。
我做了个梦,梦到一幅水墨画,有个着锦服的公子衣袂翩然地立在江边,风萧萧,浪滔滔,江南的三月,草长莺飞,啼血杜鹃映山红,宛若沉沉夜幕绽放的迤逦烟花。他对我展颜一笑,声如润玉,“小香,过来。”。
侯五的人影,放眼远视,林莽苍苍,山势起伏,虎踞龙蟠,迤逦绵互,无尽无边。
那山道是一条曲折宽大的石阶,迤逦宛延,不见尽头,规模宏伟,工程非同小可。
可如果让萦月知道她升得最慢,一定会令她逞强向前的,迤逦心思细腻,自然不会把话说破。
绵延的山峦之后,一道巨大的绿峰孤起,巍然高耸,上面蓊郁葱葱,翩然的绿色蔓延迤逦其上,风光旖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yǐ
暂无详细释义
yí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wind; walk out of straight path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2 [宝安腔] ji3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 潮州话:衣5(移)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2 [宝安腔] ji3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 潮州话:衣5(移)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移 | 弋支 | 以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je | jĭ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