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本

jìn běn [ jin ben]
繁体 進本
注音 ㄐ一ㄣˋ ㄅㄣˇ

词语释义

1.特指进献给皇帝的书籍版本。 2.进呈本章。 3.指进货时的成本。

词语解释

  1. 特指进献给皇帝的书籍版本。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既缮写进入,而旧本亦不敢存,今世之所有皆进本。”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明律二·圆照》:“六月望,勑 圆照 依国子学 大历 新定字样抄写进本。”

  2. 进呈本章。

    明 张宁 《方洲杂言》:“ 胡 曰:第自留心,吾为汝进本。” 清 吴振棫 《养吉斋丛录》卷五:“ 御门 ,近制六部以次进本。”

  3. 指进货时的成本。

    茅盾 《拟<浪花>》:“这还是存货,进本小,马马虎虎贱卖了的!”

引证解释

⒈ 特指进献给皇帝的书籍版本。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九:“既缮写进入,而旧本亦不敢存,今世之所有皆进本。”
宋赞宁等《宋高僧传·明律二·圆照》:“六月望,勑圆照依国子学大历新定字样抄写进本。”

⒉ 进呈本章。

明张宁《方洲杂言》:“胡曰:第自留心,吾为汝进本。”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五:“御门,近制六部以次进本。”

⒊ 指进货时的成本。

茅盾《拟<浪花>》:“这还是存货,进本小,马马虎虎贱卖了的!”

进本的网络释义

进本

  • 进本:1.特指进献给皇帝的书籍版本、2.进呈本章、3. 指进货时的成本。由传统戏剧延伸而来的词汇,现多用于网络游戏术语——“进入副本”,简称“进本”。
  • 进本造句

    无论是快速发展的中国最新获得的那份自信,还是像巴西和土耳其这样积极推进本国外交关系的新兴势力。似乎处处都有迹象表明:预言已久的“他国崛起”最终实现了。
    李思进本想给班主任出口恶气,没想到她到不辨是非,颠倒黑白,真是郁闷。
    昨日,读者林先生打进本报热线反映,福州台江区曙光路与鳌光路交叉口,一根电缆线下垂,严重影响通行。
    为促进本市的经济增长,市民应该对州政府关于建造直接连接郊区和城市中心的高速公路的田头赞成票。
    还分析了传播系数的因次和谐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本构测量的建议。
    此战中,吉安不仅打进本届杯赛首粒点球,补时阶段还射中了立柱,令塞尔维亚人最终饮恨。
    大胆狂徒,闯进本王寝宫,你罪当万死。
    那些历上有名的名刀宝剑,只是夸大其词?想了解这一切的真相吗?走进本书,带你逐步认识这个不一样的世界!这是小说,但说不定,这也是现实!
    然而由于他在卡塔赫纳的表现非常出色,因此巴西和西班牙都有意招他进本国的青年队。
    那可是高手云集的场面,饶是武进本领超群,也没法样样拿第一,不过是成了一匹黑马,项项名列前十,而且在射击比赛中枪响靶落,一举闯进前三。
    说的有些口干,愿意解秘的就进本书看看,看小人物脱颖而出而出变成大明星的故事。
    透过粤曲表演,增加社区各阶层的联系及增进本区人士对粤曲的兴趣。
    他还表示,希望中国增加对东南欧的投资,为促进本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三嗪基膦氧化物的化学反应能力会在废水中促进本身的水解。
    通过对现有农作物经济效益和灌溉用水量的比较分析,认为额济纳旗种植紫花苜蓿等饲草作物最具优势,可以促进本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一名两个月大的女屻,因自四十五日大时由于吸吮力差,喂奶时易发绀和呛奶,而住进本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不过这两天,有读者打进本报热线称,秋涛路和庆春路交叉口的那座人行过街天桥突然关闭,人车混行,再加上路面未划斑马线,过个马路,看得人心慌。
    为此,本文以较多的实例,论述了合理利用地埂对促进本区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效益的发挥具有显著的作用。

    汉字详情

    jìn [ji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J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TT
    四角: 353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2) 同本义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迈进(大踏步地前进);奋进(奋勇前进);进不来出不去(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进旅退旅(进退一致,整齐合一);进退中绳(举动合乎规矩)

    (4) 超过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5) 入,走入 。跟“出”相对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水浒全传》

    (6) 又如:进门;进口;进屋;进洣(上学);进了学(上学读书);进镇(进驻镇守);进壁(进驻并筑工事固守);进营(进驻)

    (7) 奉献

    群臣进谏。——《战国策·齐策》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煮芋以进。——清· 周容《芋老人传》

    再进。

    厨者进芋。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进草(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进鲜(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进上(进贡给皇帝);进御(将东西奉献给皇帝)

    (9) 任官;出仕

    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王制》

    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进亦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进导(引导进入仕途)

    (11) 推荐

    于是忌进 孙子于 威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贵则观其所进。——《吕氏春秋·论人》

    父张孟常为 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汉书·灌夫传》

    (12) 又如:进举(荐举;推荐);进荐(推荐);进贤兴功(荐举贤士功臣);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13) 登

    君子三揖而进。——《国语》

    (14) 上朝 。如:进谢(进谒致谢);进对(进谒并答对);进朝(前往拜见);进参(进见)

    (15) 饮 。如:进饮(饮酒);进服(服用。多指药物);进羞(进食菜肴果品);进补(进食滋补药品或食物);

    (16) 规劝 。如:进喻(劝说);进议(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进劝(劝说);进说(向君主述说;进言);进疏(向皇帝进呈奏议);进规(进谏规劝)

    (17) 倒;送上 (客气话) 。如:进酒;进酌(斟酒)

    (18) 促进,增强

    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礼减而进。——《礼记·乐记》

    (19) 又如:进躁(急于进取);进趋(努力向上);进锐退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进致(进取);进事(发展事业)

    (20) 推崇,赞扬

    退之以知道自居,而于 董、 贾独抑之, 相如独进之。—— 明· 方孝儒《答王秀才书》

    (21) 立即或迅速派遣(如至某特定目的地) 。如:进藏;进剿(进军剿灭);进趋(进攻)

    (22) 力图奋发,竭力努力 。如:进修;进取

    (23) 晋升 。如:进擢(进用,擢升官职);进职(进升官职);进仕(进升官阶);进爵(进升爵位)

    (24) 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 。如:走进;放进;开进;倒进

    (25) 通“尽”。终止;竭尽

    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列子·天瑞》

    竭聪明,进智力。——《列子·黄帝》

    名词

    (1) 钱财

    萧何主吏、主进。——《史记·高祖本纪》

    (2)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儒林外史》

    (3) 收入 。如:进项(进账。收入的款项);有进有出,进出相当

    量词

    外墙砌宽一尺,石二进;内墙砌宽一尺,石一进。——清· 严如煜《苗防备览》

    英文翻译

    advance, make progress, e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3

    宋本广韵

    běn [ben]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5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忖上聲合口一等puonx/puoontʰɑu

    进本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