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迓

yíng yà [ ying ya]
注音 一ㄥˊ 一ㄚˋ

词语释义

犹迎接。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犹迎接。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至则迎迓承奉。”《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前日枉顾,有失迎迓。”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 九嶷 的女神缤纷地前往迎迓。”

引证解释

⒈ 犹迎接。

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至则迎迓承奉。”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前日枉顾,有失迎迓。”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离骚》:“九嶷的女神缤纷地前往迎迓。”

迎迓的国语词典

迎接。

迎迓的网络释义

迎迓

  • 迎迓,汉语词目。
  • 拼音:yíng yà
  • 释义:迎接。
  • 迎迓造句

    眉飞色舞,咱们迎迓新年到。
    在迎迓新的和日常平凡代到来的历程中,美利坚合众国需要阐扬本身的效用。
    是日由原居地飞抵吉坡,由专人在机场迎迓及送往酒店休息。
    接诵十月二日手书,备悉妹丈已中南闱,择吉来京,何日起程,望专函告知,以便到站迎迓。
    团长用震撼人心的嗓音喊道,这声音对他暗示欢乐,对兵团暗示森严,对前来校阅阅兵的首长暗示迎迓之意。
    秦韵汉腔,遂成“雅言”“通话”;舟楫如缕,商行闽粤南洋;承载包涵,迎迓黎民庶士;耕读传家,播衍四海五洲。
    作为总统,我始末起劲恢复我们需要的全球合作,迎迓我们面对于的一系列全球性挑战。
    程宰下界愚夫,不知真仙降临,有失迎迓,罪合万死,伏乞哀怜。
    乘着晨风,蔓绿绒以无限的绿意迎迓游客。
    原来是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三太子,小仙有失迎迓,恕罪恕罪。
    我们听过不少关于信徒来到天堂的大门口,将会有谁出来迎迓的故事或笑话。
    此刻,大地的心之于我,是这个不眠的春夜,在安静的思索中所迎迓的这个清晨。

    汉字详情

    yíng [ying]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QB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HVL
    四角: 37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本义:遇,相逢)

    (2) 同本义

    迎,逢也。——《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岁于东郊。——《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

    (3) 又如:迎霜(遇霜)

    (4) 迎接;欢迎

    冕而亲迎。——《礼记·昏义》

    亲迎于渭。——《诗·大雅·大明》

    哀公迎 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迎风板子(迎风。指新官上任,为树权威先访拿数人杖责四十。然后视情节再行发落);迎猪(赶猪回家);迎枕(迎手。中医号脉时垫在病人腕部的枕头);迎年(迎接新年);迎气(迎接祭祀五帝,祈求五谷丰收);迎将(迎接);迎劳(迎接慰劳);迎新送旧(迎接新来的,辞送离去的);迎銮(迎接皇帝);迎宾(迎接宾客)

    (6) 迎合;逢迎

    则民严而不迎。——《孔子家语·入官》。注:“奉也。”

    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新唐书》

    (7) 又如:迎阿(逢迎阿谀);迎意(测知他人心意,迎合他人心意);迎望(迎合,迎承);迎时(迎合时势);迎逢(迎合;逢迎);迎附(迎合)

    (8) 预测;推算 。如:迎日推筴(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

    (9) 投降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介词

    (1) 面向着,正对着

    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 袁宏道《再和散木韵》

    (2) 又如:迎风飞翔;迎见(迎面遇见);迎潮(逆潮流而上);迎流(逆流)

    英文翻译

    receive, welcome, gree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j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ng2 ngiang6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g2 [沙头角腔] niang2 [宝安腔] ngiang2 [东莞腔] ngiang2 [陆丰腔] gniang3 [台湾四县腔] ngiang2 ngiang5 [梅县腔] ngiang2 ngiang5 [客英字典] ngiang2
    ◎ 潮州话:ngêng5 (ngêng) [潮州]ngiêng5 [潮阳]ngi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語京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ngieng/ngyangŋĭɐŋ
    [ya]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AHTP
    五行:
    仓颉: YMVH
    四角: 313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 chuò),牙声。本义:迎接)

    (2) 同“讶”。同本义

    迓,迎也。古本皆作讶。——《尔雅》

    子迓续乃命于天。——《书·盘庚》

    弗迓克奔。——《书·牧誓》

    迓晋侯于 新宫。——《左传·成公十三年》

    (3) 又如:有失迎迓

    (4) 溜走

    何曾敢与他和尚争锋,望着直南下便迓。——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英文翻译

    to go to meet, to receive, as a gues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a2 [梅县腔] la2 nga2 nga5 [海陆丰腔] nga3 [台湾四县腔] nga3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宝安腔] nga3 [客英字典] nga3
    ◎ 潮州话:鹅呀3(讶)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吾駕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ŋangrah/ng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