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灶

yíng zào [ ying zao]
繁体 迎竈
注音 一ㄥˊ ㄗㄠˋ

词语释义

1.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

词语解释

  1.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

    《清嘉录·接灶》引 明 冯应京 《月令广义》:“ 燕 俗,元旦合家少长罗拜灶神以祝,曰迎灶。”

引证解释

⒈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

《清嘉录·接灶》引明冯应京《月令广义》:“燕俗,元旦合家少长罗拜灶神以祝,曰迎灶。”

迎灶的网络释义

迎灶

  • yíng zào ㄧㄥˊ ㄗㄠˋ 迎灶
  •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清嘉录·接灶》引 明 冯应京 《月令广义》:“ 燕 俗,元旦合家少长罗拜灶神以祝,曰迎灶。”
  • 汉字详情

    yíng [ying]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QB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HVL
    四角: 37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本义:遇,相逢)

    (2) 同本义

    迎,逢也。——《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岁于东郊。——《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

    (3) 又如:迎霜(遇霜)

    (4) 迎接;欢迎

    冕而亲迎。——《礼记·昏义》

    亲迎于渭。——《诗·大雅·大明》

    哀公迎 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迎风板子(迎风。指新官上任,为树权威先访拿数人杖责四十。然后视情节再行发落);迎猪(赶猪回家);迎枕(迎手。中医号脉时垫在病人腕部的枕头);迎年(迎接新年);迎气(迎接祭祀五帝,祈求五谷丰收);迎将(迎接);迎劳(迎接慰劳);迎新送旧(迎接新来的,辞送离去的);迎銮(迎接皇帝);迎宾(迎接宾客)

    (6) 迎合;逢迎

    则民严而不迎。——《孔子家语·入官》。注:“奉也。”

    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新唐书》

    (7) 又如:迎阿(逢迎阿谀);迎意(测知他人心意,迎合他人心意);迎望(迎合,迎承);迎时(迎合时势);迎逢(迎合;逢迎);迎附(迎合)

    (8) 预测;推算 。如:迎日推筴(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

    (9) 投降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介词

    (1) 面向着,正对着

    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 袁宏道《再和散木韵》

    (2) 又如:迎风飞翔;迎见(迎面遇见);迎潮(逆潮流而上);迎流(逆流)

    英文翻译

    receive, welcome, gree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j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ng2 ngiang6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g2 [沙头角腔] niang2 [宝安腔] ngiang2 [东莞腔] ngiang2 [陆丰腔] gniang3 [台湾四县腔] ngiang2 ngiang5 [梅县腔] ngiang2 ngiang5 [客英字典] ngiang2
    ◎ 潮州话:ngêng5 (ngêng) [潮州]ngiêng5 [潮阳]ngi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語京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ngieng/ngyangŋĭɐŋ
    zào [zao]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OF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FG
    四角: 948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 )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2) 同本义

    灶,炊穴也。——《说文》

    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

    灶烟阳。——《汉书·五行志》

    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

    (4)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 。如:灶地(设灶制盐的地方);灶税(古代制盐人家所交纳的税)

    (5) 灶神

    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蔡邕《独断》

    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鲁迅《彷徨·祝福》

    (6) 又如:灶王(也称“灶王爷”。灶神的俗称);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灶马(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神的坐骑)

    英文翻译

    kitchen stove, cooking stove

    方言集汇

    ◎ 粤语:zou3
    ◎ 潮州话:z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則到去聲開口一等cauh/zawts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