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语出《书·大禹谟》:“ 皋陶 迈种德。”谓勉力树德。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迈德种恩,树之风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拔奇夷难,迈德振民。” 唐 皮日休 《补<大戴礼·祭法>文》:“吾之先师 仲尼 ,迈德于百王,垂化于万世。”
引证解释
⒈ 谓勉力树德。
引语出《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
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迈德种恩,树之风声。”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拔奇夷难,迈德振民。”
唐皮日休《补<大戴礼·祭法>文》:“吾之先师仲尼,迈德于百王,垂化于万世。”
迈德的网络释义
迈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夲义:远行)
(2) 同本义
丙子九月,辞家西迈。——钱谦益《徐霞客传》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诗·小雅·小宛》
(3) ∪缏跬(勇行迈进);迈迹(迈行;远行)
(4) 行走;跨步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王风·黍离》
(5) 又如:迈过门槛;迈腿;迈步(举脚向前走;跨出步子);迈开(向前跨出)
(6) 超过,跨越
三王可迈,五帝可越。——《三国志·高堂隆传》
(7) 又如:迈世(超越时代);迈秀(超逸秀拔);迈绩(超绝的功绩)
(8) 时光流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诗·唐风·蟋蟀》
(9) 又如:迈迈(往逝的样子);迈往(时光流逝)
(10) 通“劢”。勤勉
皋陶迈种德。——《左传·庄公八年》
(11) 又如:迈德(勉力树德);迈仁(勉力实行仁政);迈古(勉力学古)
形容词
(1) 超然不俗
风神高迈,客仪俊爽。——《晋书·裴楷传》
(2) 又如:迈气(豪放的气概);迈达(豪爽旷达);迈俗(超脱世俗);迈秀(超逸秀拔);迈峻(豪迈峻拔);迈往(超脱凡俗)
(3) 老
衰迈欠风尘。——杜甫《上白帝城》
(4) 又如:老迈;年迈;迈终(老死);迈景(暮年;老境);迈寿(高年;长寿)
名词
英里的音译(1英里=1.6093 千米。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 。如:一个钟头走60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mai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惪(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2) 同本义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名词
(1)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如:同心同德
(7) 福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det7 [客英字典] det7 [台湾四县腔] det7 [梅县腔] det7 [海陆丰腔] det7 [客语拼音字汇] ded5 [沙头角腔] diet7 [宝安腔] det7 [东莞腔] d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德 | 多則 | 端 | 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一等 | 曾 | 登 | tək | t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