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

guò shān chē [guo shan che]
繁体 過山車

词语释义

 大型游乐场里的一种娱乐设施,游客乘车在竖立的环形轨道上行驶。

过山车的国语词典

指云霄飞车。

过山车的网络释义

过山车 (游乐设施)

  • 过山车(Roller coaster,或又称为云霄飞车),是一种机动游乐设施,常见于游乐园和主题乐园中。过山车虽然惊悚恐怖,但是基本上是非常安全的设施,深受很多年轻游客的喜爱。
  • 美国发明家、商人拉马库斯·阿德纳·汤普森(LaMarcus Adna Thompson)是第一个注册过山车相关专利技术的人(1885年1月20日),并曾制造过数10个过山车设施,因此被誉称为“重力之父”(Father of Gravity)。
  •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过山车标准英文名为Roller Coaster。
  • 过山车造句

    公园里的过山车,看着就感到惊心动魄。
    在玩"过山车"的过程中,让我感到惊心动魄。
    做过山车,做的我心惊肉跳。
    游乐园里的翻滚过山车十分惊险有趣。
    生活就像过山车,乐在其中,享受它吧。
    初恋就好像过山车上瞬间见到的美景,纵然它很美,但它只存在于那一瞬间,你无法通过再坐一次过山车找回相同的感觉。
    人生就像过山车,有时起有时落,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好的驾驶心态,把握好方向,在起落间看遍世间百态,品味酸甜心情,收获幸福温暖。
    园内亦备有刺激的过山车、可爱的乐高木马游园、益智的乐高乐工场参观,以及乐高版的奥迪汽车驾驶学院等等。
    这两架过山车主体为全木质结构,除基础设施和螺丝是金属质地外,其他全部由进口木头搭建而成。
    她本就极为担心杨冷,现在发现冷大哥突然出现,心情就像是在做过山车一样,可谁知还没过上几秒钟,苏雪挂着一颗颗大泪珠的小脸蛋儿又怒了……
    经过了一个过山车一般变化无常的冬天,似乎春天的第一天比上周的冬天更冷才更合乎情理。
    你是否在这轮大牛市中挣得盆满钵满?无论你的回答是“”或“”,快速波动的指数都把人心推上了过山车。
    碰碰车、过山车、跳跳床、打枪……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几位家长站在一边,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从码头缓缓开出的船只原本还在稳稳地行驶,驶过约两海里时,船速突然加快,记者瞬间感受到如过山车般颠簸刺激,缉私艇在海上飞跳,溅起阵阵浪花。
    小明约我去玩过山车,到了那他却不敢玩了,原来他只是叶公好龙罢了,并不是真的很喜欢过山车。
    有时想,人生好像过山车,有时往上走,有时往下走,无论往高处走时还是往山底掉时,都希望自己能保持清醒,记得当初为什么出发。
    依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人类会在这种疼痛感中发现愉悦,罗津博士认为这是一种刺激感,和坐过山车时获取的乐趣相类似。
    如梅:哎呀,这里有滑冰场和过山车,真少见啊。
    虽然一直表现“勇猛”,但当吉克隽逸面临坐过山车时,依然显得有些害怕,可看到同样恐高的大鹏时,瞬间缓解,“我一看他怕成那样,搞的我也不敢怕了”。
    大山:西埃德蒙顿商场是北美最大的购物中心,在这里,你可以购物、就餐、滑冰、看电影,还可以玩过山车呢。

    汉字详情

    guò,guo,guō [guo]
    部首: 306
    笔画: 6
    五笔: FP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DI
    四角: 34300

    详细解释

    guō

    名词

    (1)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

    (2) 姓,过国之后

    (3) 另见 guò

    guò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 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

    (4) 超出,胜过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

    (6) 过去(过后)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

    (8) [婉词]:去世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9)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10) 给予;递给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

    (11) 又如:过度

    (12) 渡过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13)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

    (14) 转移;过渡

    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

    过录底稿

    (15)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

    (16) 〈方〉∶ 传染 。如:过病(传染疾病)

    (17) 度过;过活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18)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

    (19)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20)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

    (21) 交往,相处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过从甚密

    (22)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

    (23) 交谈 。如:过谈(往访交谈)

    (24) 错,犯错误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

    (25) 失去 。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

    (26) 怪罪,责难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27)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

    (28) 继入、赘入或嫁人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29)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

    (30)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

    (31) 传递

    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

    (32)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

    (33) 帮助咽下;和着吃 。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

    (34) 冲刷;漂洗 。如:过水(用水漂洗)

    (35)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

    (36)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

    (37)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

    我去过北京

    饭吃过了

    名词

    (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

    (3) 〈方〉∶缘故 。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

    (4) 通“祸”( huò)。灾殃

    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

    (5)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

    形容词

    (1) 过分;过于;太甚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

    量词

    (1) 遍,次 。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

    (2) 另见 guō

    gu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ass, pass through, go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gwo3
    ◎ 潮州话:guò/哥锅3(髻) guō/哥窝1(歌)姓,guê3(kùe) <姓>go1(ko)

    宋本广韵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
    chē,jū [che,ju]
    部首: 405
    笔画: 4
    五笔: LG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
    四角: 40500

    详细解释

    chē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 同本义

    車,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说文》。按,横视之肖,或云车少昊时驾牛,奚仲始驾马。

    为车。大车、柏车、羊车,皆两辕,驾牛;田车、兵车、乘车,皆一辀,驾马。大车,平地任载车,柏车、山车,羊车、善车也;田车、兵车,乘车,通谓之小车。——《考工记·舆人》

    车从马。——《左传·闵公元年》

    车斑内外。——《国语·晋语》。注:“车雷也。”

    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开车;安步当车;杯水车薪;闭门造车;螳臂当车;车两 (古谓车一乘为一两);车盖(古代车上的伞形车篷。亦指具有此种车篷的车辆);车辐(连接车轮的边缘和车轮中心的直木条);车马辐辏(形容车马拥挤的情况)

    (4) 特指战车,兵车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5) 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 。如:水车;纺车

    (6) 牙床 。如:车辅相依(牙床和颊骨互相依存,比喻事物互相依存)

    (7) 姓

    动词

    (1) 乘车

    济济群英,车的车,步的步,陆续来了。——清· 心青《女界文明灯弹词》

    (2) 用车床切削或使之成形 。如:车零件;车出一副桌子的腿

    (3) 用水车升高水位 。如:车水(用水车排灌)

    (4) 转动(多指身体) 。如:他又车过来对我说,他的背痛

    量词

    (1) 计算一车所载的容量单位。如:两车干柴

    (2) 另见

    名词

    (1)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2) 中国象棋棋子的一种 。如:舍车保帅

    (3) 另见 chē

    英文翻译

    cart, vehicle; carry in cart

    方言集汇

    ◎ 粤语:ce1 geoi1
    ◎ 潮州话:cia1 ge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