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

guò wǔ [ guo wu]
繁体 過午
注音 ㄍㄨㄛˋ ㄨˇ

词语释义

过午 guòwǔ

(1) 中午以后

现在是休息时间,你过午再来看看
afternoon

词语解释

  1. 中午以后。

    宋 文同 《闲乐》诗:“昼睡忽过午,好风吹竹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其妻独处,今日过午,门不启,呼之不应。” 孙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太阳已经过午。”

  2. 吃午饭。

    《水浒传》第六一回:“ 卢俊义 留道:‘先生少坐,过午了去。’”《歧路灯》第三回:“今日先生、世兄、姐夫、外甥,我通要请到我家过午。” 鄢国培 《漩流》第一章:“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吟诵:‘ 胡先生 ,你还没过午,来碗汤元好吗?’”

引证解释

⒈ 中午以后。

宋文同《闲乐》诗:“昼睡忽过午,好风吹竹牀。”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其妻独处,今日过午,门不启,呼之不应。”
孙犁《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太阳已经过午。”

⒉ 吃午饭。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留道:‘先生少坐,过午了去。’”
《歧路灯》第三回:“今日先生、世兄、姐夫、外甥,我通要请到我家过午。”
鄢国培《漩流》第一章:“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吟诵:‘ 胡先生,你还没过午,来碗汤元好吗?’”

过午的国语词典

中午以后。

如:「他通常过午就收摊了。」

过午的网络释义

过午

  • 过午,指中午以后。如:现在是休息时间,你过午再来看看。
  • 过午造句

    用过午餐,诺一主动要求带四位爷爷去看小动物,刘烨趁机顺水推舟,交代儿子“接下来就你来陪爷爷们了,我要休息了”。
    吃过午饭后,天气热的呆不住,于是我打算出去,找个好地方乘凉。我打着雨伞出门,我想去附近的公园里,走在路上,虽然打着雨伞,但还是感觉热呼呼的,像是坐在火炉旁边似的。
    天已过午,六郎乘马进城,缓辔而行……正在街上走着,忽听有人喊“延昭啊!杨元帅!”。
    两个月以后宝宝就不吃奶了开始喝奶粉,我也就不用多吃了,从宝宝不吃奶之后我就开始晚上不吃饭,就吃点水果,有时候连水果也不吃,基本就是过午不食。
    用过午饭,杜重霄再次挥毫落纸。
    上午九点钟,王吉平骑摩托来到西沙窝岛村的另一个亲戚家,看完地,又在亲戚家吃过午饭。
    因此,在莲花坪上,早上可以听到书声朗朗,一过午后,在特意留下来的一快空地上,只见人影憧憧,吆喝声此起彼伏。
    夏天,气温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人容易疲劳,尤其大脑更容易疲劳,一吃过午饭睡上一觉,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都能好好地休息一下。
    秦王府内,吃过午饭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回到了卧房;屏退侍女之后,李世民看向了长孙无垢。
    今日天清气朗,阳光明媚,看看时辰尚在过午不久。
    辛晓娜敬谢不敏的说道现在回家都晚了,要是再吃过午饭回家,爸妈就该发飙了。
    你种过花草,花草枯萎后的尘埃呢?你养过飞鸟,飞鸟离去时的鸣叫呢?你奔跑过午后明亮的巷道,你的头发被风吹得骄傲而自豪,然后呢?你走过彩虹建造的大桥,你饮过甘露,披过羽毛。所以呢?郭敬明 
    用过午餐由小胖司机,曹蕊及小谢医师陪同拜访了榆中县。
    当天中午众士兵吃过午饭,快速的来到河岸边上,张龙看着精神奕奕的众士兵,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大手一挥示意士兵们登船。
    吃过午餐并小睡一会儿后,我又带她去中山港的社区卫生站输了三瓶液体。
    少林寺有众多严格寺规,在首期节目中,“过午不食”是“小和尚”们面临的第一次大考验。
    吃过午饭,我要去拜访我的爷爷奶奶,我还要跟我的堂兄,和堂姐一起玩。
    不可,现已过午时,前面既是有着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流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我们必当在天黑之前度过荆江。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韩偓 
    “要想人不死,肠中没有屎”不管是修道还是参禅,都讲究肚中清洁是很重要的!过午不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汉字详情

    guò,guo,guō [guo]
    部首: 306
    笔画: 6
    五笔: FP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DI
    四角: 34300

    详细解释

    guō

    名词

    (1)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

    (2) 姓,过国之后

    (3) 另见 guò

    guò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 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

    (4) 超出,胜过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

    (6) 过去(过后)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

    (8) [婉词]:去世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9)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10) 给予;递给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

    (11) 又如:过度

    (12) 渡过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13)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

    (14) 转移;过渡

    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

    过录底稿

    (15)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

    (16) 〈方〉∶ 传染 。如:过病(传染疾病)

    (17) 度过;过活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18)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

    (19)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20)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

    (21) 交往,相处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过从甚密

    (22)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

    (23) 交谈 。如:过谈(往访交谈)

    (24) 错,犯错误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

    (25) 失去 。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

    (26) 怪罪,责难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27)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

    (28) 继入、赘入或嫁人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29)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

    (30)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

    (31) 传递

    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

    (32)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

    (33) 帮助咽下;和着吃 。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

    (34) 冲刷;漂洗 。如:过水(用水漂洗)

    (35)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

    (36)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

    (37)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

    我去过北京

    饭吃过了

    名词

    (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

    (3) 〈方〉∶缘故 。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

    (4) 通“祸”( huò)。灾殃

    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

    (5)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

    形容词

    (1) 过分;过于;太甚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

    量词

    (1) 遍,次 。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

    (2) 另见 guō

    gu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ass, pass through, go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gwo3
    ◎ 潮州话:guò/哥锅3(髻) guō/哥窝1(歌)姓,guê3(kùe) <姓>go1(ko)

    宋本广韵

    [wu]
    部首: 223
    笔画: 4
    五笔: T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J
    四角: 8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御马索)

    (2) 同本义

    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3) 地支的第七位

    (4)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午曰敦羊。——《尔雅》

    (5) 用以纪月。即农历五月

    午,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

    (6) 用以纪日

    庚午之日,日始有谪。——《左传》

    (7) 用以纪时,即十一时至十三时;正午,白天十二时

    午战于彼。——《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时已过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8) 又如:午枕(午睡);午牌(午时);午晌(晌午);午炮(正午的号炮);午火(正午烈日);午天(中午);午斋(中午的斋食);午暑(中午的暑气);午漏(午时滴漏);午际(午初);午上(中午前);午潮(正午的潮水);午茶(午饭后的茶水)

    (9) 十二肖属马,因亦为马的代称 。如:午日三公(马)

    (10) 干支逢五日午。亦特指五月初五 。如:端午;重午;午月(五月);午节(端五节)

    (11) 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午为正南,因以为南方的代称 。如:午上(南方的上空)

    形容词

    (1) 纵横相交

    度尺而午。——《仪礼》。郑玄注:“一纵一横曰午。”

    (2) 又如:午午(交错杂沓的样子);午道(纵横交贯的要道);午贯(十字形交叉贯穿);午割(交叉切割)

    动词

    (1) 通“仵”。违反

    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礼记·哀公问》

    朝臣舛午。——《汉书·刘向传》

    (2) 通“迕”。抵触,相遇

    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荀子·富国》

    英文翻译

    noon; 7th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海陆丰腔] ng3
    ◎ 潮州话:ngo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