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命

rǔ mìng [ ru ming]
注音 ㄖㄨˇ ㄇ一ㄥˋ

词语释义

辱命 rǔmìng

(1) 没有完成上级的使命或他人的嘱咐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书·李广苏建传》
fail to accomplish a mission

(2) 对尊长谕令或受人来书的谦词

be indebted

词语解释

  1. 谓交付使命。犹降谕。

    《左传·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 汉 陈琳 《答东阿王笺》:“昨加恩辱命,并示《龟赋》。”

  2. 辜负使命。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 汉 !” 晋 傅咸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

  3. 指负人之托。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若请他做个算学教习,那是专门之学,必不辱命的。”

引证解释

⒈ 谓交付使命。犹降谕。

《左传·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昨加恩辱命,并示《龟赋》。”

⒉ 辜负使命。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晋傅咸《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

⒊ 指负人之托。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若请他做个算学教习,那是专门之学,必不辱命的。”

辱命的国语词典

未能完成他人的谕令或嘱托。

辱命的网络释义

辱命

  • 辱命,指没有完成上级的使命或他人的嘱咐。
  • 辱命造句

    不过幸不辱命将令子的病医治好了。
    幸不辱命,总算在赤狐进入达昌市前将他杀了……
    眼见得灵丹成功收入了玉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金阳转头对犹自大张着嘴巴的金秀说道“幸不辱命,”。
    幸不辱命……这次八万两买路银子,以后每次大盛魁商队过往,按货物价值,值百抽二。
    吾门自上古开宗,传至尔等,已千余年矣,其间数历魔劫,血战不休,幸得祖师庇佑,门人舍生忘死,未尝辱命。
    老龙,你天天守候的是我的精魂,你们幸不辱命很好地完成了我交给你们的任务,如果你们有一点闪失,也许我的身体就不能复位了。
    幸不辱命,已把陈出尘一家和他岳父一族都拘来了,现在都在锦衣卫的卫所里。
    弟子一时失慎,未料到那个贱婢刁猾过人,竟被师弟发觉形踪,不便照预计追蹑其后,是故辱命而归。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归汉!”然后拔出佩刀自刎,以明心志。
    兼旬,赵王召来虞卿笑道爱卿,郑朱幸不辱命,秦国一惊答应了,看来爱卿还是失策了。
    家主,大长老,幸不辱命,终于带回来了!
    盗墓笔记是一个叫吴邪的人设下的最大的谜题,而一个叫徐磊的写作者,幸不辱命!南派三叔。
    今日清晨,令弟高干公子从此路过,传主公口谕,令末将在一个时辰之内拆了桃园草桥,幸不辱命也!
    幸不辱命,老先生所需要的药材都在这里了。

    汉字详情

    [ru]
    部首: 702
    笔画: 10
    五笔: DF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VDI
    四角: 7134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 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辱,耻也。——《说文》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序》

    (2) 又如: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耻辱和损害);辱残(受耻辱和残害)

    动词

    (1) 使…受辱;侮辱

    南辱于楚,寡人耻之。——《孟子·梁惠王上》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子路》

    我见相如,必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足以辱晋;辱邈(辱没,玷辱);辱抹(辱末,辱灭,辱模,辱么,辱莫);辱没(玷污,玷辱);辱玷(玷辱);辱污(玷辱)

    (3) 埋没

    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左传·襄公三十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唐· 韩愈《杂说四首》

    (4) 谦词。承蒙

    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又如:辱游(对朋友的自称谦词);辱子(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辱临(对他人来临的敬词。有屈尊枉驾之意);辱知(谦辞。受人赏识或提拔);辱蒙;辱临;辱赐;辱承指教;辱荷(承蒙)

    (6) 压下去,挫

    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

    形容词

    (1) 污浊;混浊 。如:辱行(污秽的行为)

    (2) 隆重;厚

    故缘地之利,承从天之指,辱举其死。——《管子》

    (3) 黑

    大白若辱。——《老子》

    (4) 通“溽”。湿润

    土润辱暑。——《礼记》

    英文翻译

    humiliate, insult, abuse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uk8 [梅县腔] juk8 [海陆丰腔] ruk8 [客语拼音字汇] yug6 [东莞腔] juk8 [陆丰腔] juk8 [客英字典] juk8 [宝安腔] juk8 [台湾四县腔] j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而蜀入聲開口三等nʑĭwoknjyuk/rvk
    mìng [ming]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WGK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RL
    四角: 806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life; destiny, fate, luck; an order, instru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6 mi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眉病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mĭɐŋmiengh/my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