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岁

cí suì [ ci sui]
繁体 辭歲
注音 ㄘˊ ㄙㄨㄟˋ

词语释义

旧俗农历除夕﹐亲友间互相拜谒祝福﹐家人叩拜尊长互祝平安等﹐谓之'辞岁'。

词语解释

  1. 旧俗农历除夕,亲友间互相拜谒祝福,家人叩拜尊长互祝平安等,谓之“辞岁”。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除夕夜﹞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藂坐食饮,曰守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岁暮杂务》:“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归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辞岁》:“凡除夕,蟒袍补褂走謁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謁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巴金 《家》十五:“ 觉新 和他的三个叔父都坐轿子出去拜客‘辞岁’。”

引证解释

⒈ 旧俗农历除夕,亲友间互相拜谒祝福,家人叩拜尊长互祝平安等,谓之“辞岁”。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除夕夜﹞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藂坐食饮,曰守岁。”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岁暮杂务》:“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归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辞岁》:“凡除夕,蟒袍补褂走謁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謁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巴金《家》十五:“觉新和他的三个叔父都坐轿子出去拜客‘辞岁’。”

辞岁的国语词典

除夕夜家中晚辈向长辈行礼,互祝平安,称为「辞岁」。

辞岁的网络释义

辞岁

  • 辞岁,中国岁时习俗。农历除夕,亲友间互相拜谒祝福,家人叩拜尊长互祝平安等,谓之“辞岁”。 除夕系一年最后时刻,迎全神,接灶神,祀祖先,设祭品,拜尊亲,称作“辞岁”。通常,除夕那天穿着盛装走亲访友。即称为:“辞岁”。一家之长去拜见比自己辈分高的人,也说是“辞岁”。新婚的男人一定要去岳父家辞岁,否则就是不礼貌的。
  • 辞岁造句

    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
    辞岁迎新同欢乐,欢庆时刻送祝福。快乐好运全涌来,财源滚滚挡不住。平安健康把你绕,幸福美满把你罩。短短信息深祝福,浓浓情意把你围。祝你元旦节快乐!
    小蛇翩翩辞岁去,骏马踏踏迎春来。爆竹声声绽放幸福,火树银花照亮钱途。新春暖暖送来好运,喜气洋洋带来吉祥。策马扬鞭奔前程,马年顺利展宏图。愿你马年事事吉祥,爱情永远芬芳,事业更加辉煌。给你拜年啦!
    弟子们以为他开玩笑,但是因为他是一个及其宽容的师傅,所以,大家就在辞岁的日子里轮流制酒请他。
    入了夜,对面堡子便关了门,挂起红灯笼辞岁。
    玉兔辞岁,金龙腾跃,这个最喜庆的节日,自然将更加热闹,更加给力。
    金虎辞岁,玉兔迎新。新年到,祝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小龙辞岁去,骏马迎春来。爆竹声声里,华灯万盏明。新春播喜气,妙笔书春联。扬鞭奔前程,马年展宏图。愿友马年吉祥,快乐飞扬,爱情芬芳,事业敞亮。
    虎威辞岁,玉兔送祥。还有一周,中国人民就将迎来一年当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
    我在辞岁的钟声还没响起的时候,像报春的喜鹊早早飞到你面前,恭贺亲爱的朋友幸福吉祥,万事如意。
    趁着悠扬的钟声还未敲响,辞岁的爆竹还未燃放,精彩的晚会还在酝酿,多数人的祝福还在路上,我提前祝你和家人,新年好,万事顺,阖家欢,年运旺。
    烧头香,心诚;拜早年,情深。让我在辞岁的钟声还没有响起的时候,像报春的喜鹊早早飞到你面前,恭贺亲爱的朋友新年幸福吉祥,万事如意!
    愁烦随着缓缓时光,慢慢溜走,悲伤随着辞岁迎新,彻底消失;快乐伴着璀璨烟花,彻底绽放;好运伴着美酒,绵绵无期;问候随着短信,温馨送到;祝福伴着真挚,甜你心间。亲爱的朋友,祝你元旦快乐,福星高照!
    烧头香,心诚;拜早年,情深。我在辞岁的钟声还没响起的时候,像报春的喜鹊早早飞到你面前,恭贺亲爱的朋友幸福吉祥,万事如意。
    喜迎除夕,辞岁迎新祥瑞罩;吃顿年饭,好玩快乐常相伴;合家团圆,全家和睦幸福圆。愿朋友欢欢喜喜迎除夕,香香喷喷吃年饭,开开心心闹团圆。除夕快乐!
    过年了,我把潜藏在心底的祝福水流化作一幅对联送给你。上联:金虎辞岁福尾留福根。下联:玉兔迎春红眸注鸿运。预祝兔年幸福美满。
    辞岁又迎新,福蛇翻滚。蛇头动一动,福气四射。蛇身摇一摇,富贵满盈。蛇尾摆一摆,好运常来。蛇年送问候,快乐常伴。祝君蛇年旺,幸福安康。事业步步高,梦想成真。

    汉字详情

    [ci]
    部首: 712
    笔画: 13
    五笔: TDU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RYTJ
    四角: 206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 同本义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3) 口供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传》

    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柳宗元《断刑论下》

    (4) 言辞;文辞

    安定辞。——《礼记·曲礼》。疏:“言语也。”

    不以文害辞。——《孟子》。注:“诗人所歌咏之辞。”

    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注:“说事之言辞。”

    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

    (5) 又

    其次不辱辞令。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 又如:辞色(言辞和容色);辞容(表情;面色);辞旨(言语或文章的主旨、含意)

    (7) 特指政令之词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三国志》 裴松之注引

    (8) 借口,口实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9) 又如:辞头(说法;借口)

    (10) 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梁启超《谭嗣同传》

    (11) 又如:楚辞

    (12) 古体诗的一种 。如:木兰辞

    动词

    (1) 说讲

    使人辞于狐突。——《礼记·檀弓》。注:“告也。”

    无辞不相接也。——《礼记·表记》。注:“辞所以通情也。”

    无伤也,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2) 辞别;告别

    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白《早发白帝城》

    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吕氏春秋·士节》。注:“辞者别也。”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北朝乐府《木兰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又如:不辞而别;辞朝(进朝辞谢皇帝);辞世颂(遗书);辞年(辞岁。除夕之夜)

    (4) 推却不受

    以王父命辞父命。——《公羊传·哀公三年》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辞以军中多务。——《资治通鉴》

    (5) 又如:辞让(推让);辞不获命(辞谢推让而未获允许)

    (6) 审讯

    单于使 卫律召 武受辞。——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7) 遣去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左传》

    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8) 解雇,免职 。如:他被张老板辞了;辞馆(辞去书塾的教职)

    英文翻译

    words, speech, expression, phrase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宋本广韵

    suì [sui]
    部首: 325
    笔画: 6
    五笔: M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UNI
    四角: 22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 )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2) 同本义

    岁,木星也。——《说文》

    岁在星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3) 又如:岁君(太岁。古人称木星为太岁,认为冲犯它不吉利);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4) 年的别称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武留 匈奴,凡十九岁。——《汉书·李广苏建传》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5) 又如:岁祲(一年到头妖气弥漫);岁腊(年终祭祀祖先);岁考(年度考试);岁事(诸侯每年秋季朝见天子之事);岁晏(岁暮,年尾);岁华(年华,岁月)

    (6) 年龄

    年十二岁,庄襄王死,政代为 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林觉民《与妻书》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7) 又如:三岁小孩;八十岁的老奶奶;两岁的牛儿正当年

    (8) 岁月;时光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那堪正漂泊, 来日岁华新。——唐· 孟浩然《除夜》

    (9) 又如:岁光(岁月,光阴);岁华(时光)

    (10) 年景,一年的农事收成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梁惠王上》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11) 又如:岁恶(岁凶。收成不好);岁登(年谷丰登);丰岁;歉岁;岁熟;岁稔(年成丰熟);岁丰(年谷丰收)

    (12) 新年,一年之始 。如:岁旦(正月初一日);岁朝(一年之始,即元旦);岁旦酒(新年所饮的酒);岁夕(除夕);岁仗(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英文翻译

    year; age; har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3
    ◎ 潮州话:思锅3 何锅3 ,suê3(suè) huê3(huè)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