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磔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分裂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
《韩非子·内储说上》:“ 荆南 之地, 丽水 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於市,甚众。”
引证解释
⒈ 分裂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
引《韩非子·内储说上》:“荆南之地, 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於市,甚众。”
辜磔的网络释义
辜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辛,古声。“辛”,是受刑的意思。本义:罪行)
(2) 同本义
辜,罪也。——《说文》。段注:“辜本非常重罪,引申之凡有罪者皆曰辜。”
民之无辜。——《诗·小雅·正月》
无罪无辜。——《诗·小雅·十月之交》
天乎无辜。——《公羊传·宣公六年》
至齐,见辜人焉。——《庄子·则阳》
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韩非子·说疑》
至海陵,如 高沙,常恐无辜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死有余辜;无辜
(4) 灾难,祸害
害遍生民,辜及朽骨。——《汉书》
(5) 通“故”(
)。原故,原因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辜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动词
(1) 惩罚,治罪
挟目而辜。——《说苑·杂言》
(2) 肢解,分裂肢体
杀王之亲者辜之。——《周礼·秋官·掌戮》
大罪莫重辜磔于市。——《韩非子·内储说上》
(3) 又如:辜磔(肢解躯体并弃于市的一种酷刑);辜人(受辜磔刑弃于市的人)
(4) 辜负,亏负
幸得展张今日翅,不能辜负昔时心。——唐· 白居易《戊申岁暮咏怀》
(5) 又如:辜恩不报;辜人誓言;辜恩背义(辜负恩德背弃大义,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6) 专固,垄断
初置騄骥监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匹至二百万。——《后汉书·灵帝纪》
(7) 又如:辜较(垄断,剥夺他人利益);辜榷(独占,垄断,专固)
(8) 通“苦”(
)。困扰楚与 中国侠(挟)而击之, 郑罢弊危亡,终身愁辜。——《春秋繁露·竹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1 ku1 [客英字典] ku1 [沙头角腔] ku1 [陆丰腔]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ku1 [梅县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宝安腔] ku1 g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孤 | 古胡 | 見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o/ku | k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古代祭祀时分裂牲畜肢体
磔,辜也。——《说文》。从桀,石声。刳鸡胸、腹而张之,令其干枯不收。故从桀
磔,张也。——《广雅》
旁磔。——《礼记·月令》。注:“攘也。”
祭风曰磔。——《尔雅》。李注:“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
九门磔攘。——《礼记·月令》。孙希旦集解:“磔,磔裂牲体也。”
(2) 又如:磔禳(磔攘。分裂牲体祭神以除不祥);磔鸡(旧历正月初一杀鸡挂门外以除不祥)。又指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车分裂人体
吴子胥不磔 姑苏东门外乎!——《荀子》。注:“车裂也。”
(3) 又如:磔裂(车裂人体;分割,割裂)。还指五代时始置的一种凌迟酷刑,俗称“剐刑”
李嗣源遣使部送 潞州叛将 杨立等到阙,并磔于市。——《旧五代史》
(4) 又如:磔诛(凌迟处死);磔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名词
汉字书法之一,右下方的捺笔
刮视字棱,相其波磔,似是八分书耳。——《阅微草堂笔记》
鸟鸣声,同“吱吱”
磔磔云霄间。——宋· 苏轼《石钟山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磔 | 陟格 | 知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trak/teak | ţɐ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