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材

yì cái [ yi cai]
繁体 軼材
注音 一ˋ ㄘㄞˊ

词语释义

1.亦作"轶才"。 2.超群。 3.谓卓越的才能。

词语解释

  1. 亦作“ 軼才 ”。超群。

    汉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卒然遇軼才之兽,骇不存之地。”

  2. 谓卓越的才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集雕篆之軼材,发綺縠之高喻。” 清 陈培脉 《陈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韵》:“軼才真旷世,伟貌逈殊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 松龄 字 留仙 ,号 柳泉 , 山东 淄川 人,幼有軼才,老而不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軼才”。

⒉ 超群。

汉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卒然遇軼才之兽,骇不存之地。”

⒊ 谓卓越的才能。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集雕篆之軼材,发綺縠之高喻。”
清陈培脉《陈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韵》:“軼才真旷世,伟貌逈殊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人,幼有軼才,老而不达。”

轶材的国语词典

过人的才能。

轶材的网络释义

轶材

  • 轶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ì cái,是指卓越的才能。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405
    笔画: 9
    五笔: LR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QHQO
    四角: 455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车,失声。本义:超车)

    (2) 同本义。引申为超越

    轶,车相出也。——《说文》。段注:“车之后进突于前也。”

    轶云雨于太半。——班固《西都赋》

    轶,过也。——《广雅》

    轶鸡于姑苏。——《淮南子·览冥》。注:“自后过前曰轶。”

    超轶绝尘。——《庄子·徐无鬼》。成疏:“轶,过也。”

    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汉书·扬雄传上》

    (3) 又如:轶轨(超越);轶超;轶越(超越;超过);轶资(超越一般的资格)

    (4) 突击

    惧其侵轶我也。——《左传·隐公九年》

    (5) 又如:轶犯(侵犯)

    (6) 通“溢”。水满出

    入于河,轶为荥。——《汉书·地理志上》

    (7) 通“佚”。散失

    《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史记·五帝本纪赞》

    睹轶诗,可异焉。——《史记·伯夷列传》

    (8) 又如:轶诗(指未编入“诗经”中的诗篇。也作“逸诗”);轶义(散失了的理论和主张)

    形容词

    (1) 超绝 。如:轶尘(超尘出俗);轶群(超群);轶俗(超脱习俗);轶致(超脱的情致)

    (2) 通“逸”。安闲逸乐 。如:轶士(隐士);轶民(避世之人);轶态(飘逸的情态)

    名词

    车轮辗地的痕迹;车辙

    伏式结轶。——《史记》

    结轶于道。——《史记·孝文本纪》

    主者循轶之途也。——《战国策·齐策》

    英文翻译

    rush forth; surpass, excel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宋本广韵

    cái [cai]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F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DH
    四角: 4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2) 同本义

    材,木梃也。——《说文》

    五曰材贡。——《周礼·太宰》

    驾而乘材。——《国语·晋语》。注:“横木也。”

    无所取材。——《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庄子·人间世》

    材朴委积兮。——《楚辞·九章·怀沙》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木材;材器(材木与器物)

    (4) 泛指原料、材料

    饬化八材。——《周礼·太宰》。注:“珠、象、玉、石、木、金、革、羽也。”

    其材足以备器用。——《左传·隐公五年》

    献材于殡门外。——《仪礼·士丧礼》。注:“明器之材。”

    (5) 又如:钢材;器材;木材;就地取材

    (6) 资料 。如:教材;题材;素材

    (7) 人的体貌 。如:身材(身体的高矮和胖瘦)

    (8) 资质;本能 。如:蠢材(笨家伙);因材施教

    (9) 棺木 。如:寿材;材铺(棺材店)

    (10) 通“才”。才能,能力

    任官惟材,左右惟其人。——《书·咸有一德》

    士脩身功材。——《管子·五辅》。注:“材谓艺能。”

    (11) 通“财”。财物

    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墨子·公孟》

    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荀子·君道》

    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英文翻译

    material, stuff; timber; ta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oi4
    ◎ 客家话:[梅县腔] coi2 [沙头角腔] coi2 [客英字典] coi2 cai2 [海陆丰腔] coi2 cai2 [东莞腔] coi2 [宝安腔] coi2 [客语拼音字汇] coi2 coi4 [陆丰腔] coi3 [台湾四县腔] coi2 cai2
    ◎ 潮州话:c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哉平聲開口一等zai/dzoidzʰ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