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脓咂血

ruǎn nóng zā xuè [ ruan nong za xue]
繁体 軟膿咂血
注音 ㄖㄨㄢˇ ㄋㄨㄥˊ ㄗㄚ ㄒㄩㄝˋ

词语释义

犹言软嫩虚弱,不中用。

词语解释

  1. 犹言软嫩虚弱,不中用。

    《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 狄大嫂 ,你不济呀,做不得女中豪杰。软脓咂血也成的么?”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软嫩虚弱,不中用。

《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狄大嫂,你不济呀,做不得女中豪杰。软脓咂血也成的么?”

软脓咂血的网络释义

软脓咂血

  • 犹言软嫩虚弱,不中用
  • 《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 狄大嫂 ,你不济呀,做不得女中豪杰。软脓咂血也成的么?”
  • 汉字详情

    ruǎn [ruan]
    部首: 405
    笔画: 8
    五笔: LQWY
    仓颉: KQNO
    四角: 475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车,欠声。本义:柔软)

    (2) 同本义。质地不硬,与“硬”相对。也作“輭”

    軟,柔也。——《玉篇》

    軟,俗輭字。——《广韵》

    輭,柔也。——《广韵》

    步步金阶上软舆。——唐· 王建《宫词》

    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红楼梦》

    (3) 又如:软壁(可折叠的屏风);软片(指裱好的书画);软柔柔(非常柔软);软设设(软软的);软性(轻柔的事物。与硬性相对);绵软(柔软;又形容身体无力);松软(松散绵软);软甲(软战。用非金属制作的软质战衣)

    (4) 柔和;温和

    文辞婉软。——柳宗元《乞巧文》

    (5) 又如:软咍咍(软绵绵;软软地);软善(和善);软款(娇柔;柔和;温顺地恳求);软局子(软手段);软软款款(用温柔亲切的话体贴、抚慰);软熟(形容人性格柔和,不违世人);软语温香(形容女性细芳的身体);软语温存(用温和婉转的话相抚慰);软和(柔和);软风(和风);软美(柔和美好;温顺)

    (6) 形容人体柔弱无力

    李园,软弱人也。——《战国策·秦策》

    (7) 又如:软刺答(软答刺。软弱无力的样子);软丢答(轻飘无力);软困(疲乏无力);酸软(身体发酸而无力);酥软(肢体软弱无力);软兀剌(形容无力,乏劲);软懒(乏力慵懒的样子);软乎(形容柔弱无力)

    (8) 意志不坚定,容易被感动或动摇

    心里早软了。——《红楼梦》

    (9) 又如:软壳鸡蛋(比喻性情软弱之人);软揣(软弱,不坚强);软怯怯(软弱,羞怯);软厮禁(不硬挣,不坚强);心软(容易被外界事物感动而生怜悯或同情);手软(不忍下手或下手不狠);软脊脊(比喻没有主见,不坚定);软耳朵(比喻无主见、容易轻信人言的人);软商(用软磨的手段商量)

    (10) 不用强硬的手段,只是平和地进行

    主公软监诸将在内,水食不便。——《三刻拍案惊奇》

    (11) 又如:软招(软办法,软手段);软困(软禁;用软办法围困);软监(软禁)

    动词

    (1) 麻痹;软化

    你莫诡诈欺心软我,欲为脱身之计。——《西游记》

    (2) 又如:软顽(顽滑;刁顽);软痛(缓解伤痛);软口汤(为封人口而送的人情贿赂之类)

    英文翻译

    soft, flexible, pliable; weak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5

    宋本广韵

    nóng [nong]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PEY
    五行:
    仓颉: BHBV
    四角: 74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农声。本义:从疮口流出的黄绿色粘液) 同本义

    脓血流离。——《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脓血(脓和血的混合物);脓团(脓包。身体局部组织化脓时因脓液积聚而形成的隆起物)

    动词

    腐烂

    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水芟之,草悉脓死。——《齐民要术》

    形容词

    (1) 肥硕

    玄熊素肤,肥豢脓肌。——《文选·曹植·七启八首》

    (2) 同“醲”。浓厚。特指浓烈的酒

    甘脆肥脓,命之腐肠之药。——汉· 枚乘《七发》

    英文翻译

    pus

    方言集汇

    ◎ 粤语:nung4

    宋本广韵

    [za]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AMH
    五行:
    仓颉: RSLB
    四角: 61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吮吸,叮咬

    都是些…咂脓血的苍蝇。——元·佚名《陈州粜米》

    (2) 又如:咂吮(吸吮);咂啄(叮咬);咂啖(吸吮);咂嘬(吮吸);咂干

    (3) 象声词。发咔嗒声。又(如舌尖抵住上颚发出吸气音,表示称赞、羡慕、惊讶等)

    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红楼梦》

    (4) 又如:咂嘴弄舌(贪吃的样子);咂巴

    (5) 品评,辨别好坏 。如:咂你这句话的滋味儿

    名词

    指妇女的乳房 。如:咂咂;咂儿(乳头)

    英文翻译

    to suck, to smack the lips; (Cant.) to cheat

    方言集汇

    ◎ 粤语:sap1 zaap3
    ◎ 客家话:[宝安腔] zap7 [梅县腔] sap7 zap7 [海陆丰腔] sap7 zap7 [客英字典] zap7 [台湾四县腔] sap7 z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荅入聲開口一等cop/zoplɒp
    xiě,xuè [xie,xue]
    部首: 618
    笔画: 6
    五笔: TLD
    五行:
    仓颉: HBT
    四角: 27102

    详细解释

    xiě

    名词

    (1) ∶“血”( xuè)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2) 另见 xuè

    xuè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2)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

    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

    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

    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

    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 扬雄《法言》

    (3)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4) 指妇女的月经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

    (5)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6) 悲痛的泪水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 顾况《伤子》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

    (7) 又如:血泪

    (8) 血脉

    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

    动词

    (1) 用鲜血涂沾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2)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3) 杀伤,杀害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

    (4)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5) 染,涂

    形容词

    (1)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

    亲附疏,割犯血。——汉· 扬雄《太玄》

    (2)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 喻赤诚 。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4) 喻红色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

    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6) 另见 xiě

    英文翻译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方言集汇

    ◎ 粤语:hyut3
    ◎ 客家话:[梅县腔] hiet7 [海陆丰腔] hiet7 [客语拼音字汇] hiad5 [台湾四县腔] hiet7 [客英字典] hiet7 [沙头角腔] het7 [宝安腔] het7 [陆丰腔] hiat7 [东莞腔] h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決屑合入聲合口四等huet/xuetxiw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