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磨硬泡

ruǎn mó yìng pào [ruan mo ying pao]

词语释义

各种手段纠缠不休。

软磨硬泡造句

在妹妹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答应给她买件新衣服。
张小姐虽然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没有禁受住店员的软磨硬泡,办理了一张年卡,并且购买了价格昂贵的美容产品。
他们不停地给我打电话、写信,软磨硬泡要我回去。
而在苏浩的软磨硬泡甜言蜜语的强大攻势之下,莎莎也是转嗔为喜,兴致勃勃的开始指点苏浩。
我本来只想买一辆没什么额外设备的廉价车,可那个推销员软磨硬泡让我买下了皮座椅、天窗之类那些并不必需的设备。什么原因迫使他多花钱买这些装置的呢?那得归究于推销员的强行推销手段了。所以这儿意思就是“强行推销”,也就是硬让别人买东西。
在关陇集团中,坚决支持王皇后的柳爽已经被迫辞职,剩下一个顽冥不化的太尉长孙无忌,对武则天的封官许愿,软磨硬泡等手段毫不动摇。
而且苏憬是我软磨硬泡拖来的,虽然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凑巧的事,但责任还是在我,怨不得别人。
有一次我找同学借一张碟,我软磨硬泡好不容易才弄到手了,几天来她的唠唠叨叨不断地打扰我享受的心情,所以只好忍痛割爱、完璧归赵了。
再看向殿前众卿之悲愤表情,心中感慨张让之料事先机,却仍旧敌不过众臣软磨硬泡,只得开口安抚道朕心意已决,众卿家莫要再议了。
我软磨硬泡地说了一大堆,嘴皮都快磨破了,可老爸不为所动,还是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送别了阿佑仔后,程、萧二人对着安顺平等人软磨硬泡,取走了典藏之石向朝廷邀功求赏去了,以免假冒之事被发现,但最后还是逃脱不了发配充军命运。
为人谨慎的安迪虽然不愿意,但也经不起迪瑞克的软磨硬泡,于是只能放命一搏。
法魄星空拿出一个小的类似简仪的东西,道“这玩意是星辰术师专用的,能召来星辰之力,这一招是我向我师父软磨硬泡学来的,只能请来一道星辰之力,这次试试。
我本来只想买一辆没什么额外设备的廉价车,可那个推销员软磨硬泡让我买下了皮座椅、天窗之类那些并不必需的设备。
王岩软磨硬泡,让车站腾空所有装卸站台,全部用来装运应急“保供煤”。
不久以后,他在生活区找了一间废弃的仓库,到领导那儿软磨硬泡,最后不花一分钱就租了下来,应名儿是储菜用。
两人不甘心,就软磨硬泡起来。
经过软磨硬泡,他终于得到了这次演出机会。
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答应带我去水上乐园玩。
为了完成任务,应宁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威逼利诱,竟然都被小昊阳打岔挡过去了。

汉字详情

ruǎn [ruan]
部首: 405
笔画: 8
五笔: LQWY
仓颉: KQNO
四角: 475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车,欠声。本义:柔软)

(2) 同本义。质地不硬,与“硬”相对。也作“輭”

軟,柔也。——《玉篇》

軟,俗輭字。——《广韵》

輭,柔也。——《广韵》

步步金阶上软舆。——唐· 王建《宫词》

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红楼梦》

(3) 又如:软壁(可折叠的屏风);软片(指裱好的书画);软柔柔(非常柔软);软设设(软软的);软性(轻柔的事物。与硬性相对);绵软(柔软;又形容身体无力);松软(松散绵软);软甲(软战。用非金属制作的软质战衣)

(4) 柔和;温和

文辞婉软。——柳宗元《乞巧文》

(5) 又如:软咍咍(软绵绵;软软地);软善(和善);软款(娇柔;柔和;温顺地恳求);软局子(软手段);软软款款(用温柔亲切的话体贴、抚慰);软熟(形容人性格柔和,不违世人);软语温香(形容女性细芳的身体);软语温存(用温和婉转的话相抚慰);软和(柔和);软风(和风);软美(柔和美好;温顺)

(6) 形容人体柔弱无力

李园,软弱人也。——《战国策·秦策》

(7) 又如:软刺答(软答刺。软弱无力的样子);软丢答(轻飘无力);软困(疲乏无力);酸软(身体发酸而无力);酥软(肢体软弱无力);软兀剌(形容无力,乏劲);软懒(乏力慵懒的样子);软乎(形容柔弱无力)

(8) 意志不坚定,容易被感动或动摇

心里早软了。——《红楼梦》

(9) 又如:软壳鸡蛋(比喻性情软弱之人);软揣(软弱,不坚强);软怯怯(软弱,羞怯);软厮禁(不硬挣,不坚强);心软(容易被外界事物感动而生怜悯或同情);手软(不忍下手或下手不狠);软脊脊(比喻没有主见,不坚定);软耳朵(比喻无主见、容易轻信人言的人);软商(用软磨的手段商量)

(10) 不用强硬的手段,只是平和地进行

主公软监诸将在内,水食不便。——《三刻拍案惊奇》

(11) 又如:软招(软办法,软手段);软困(软禁;用软办法围困);软监(软禁)

动词

(1) 麻痹;软化

你莫诡诈欺心软我,欲为脱身之计。——《西游记》

(2) 又如:软顽(顽滑;刁顽);软痛(缓解伤痛);软口汤(为封人口而送的人情贿赂之类)

英文翻译

soft, flexible, pliable; weak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5

宋本广韵

mó,mò [mo]
部首: 517
笔画: 16
五笔: YSSD
五行:
仓颉: ICMR
四角: 0026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名词

(1) 磨刀石 。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名词

(1) 磨子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动词

(1) 用磨碎物 。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方〉∶拉,指拉下脸子 。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英文翻译

grind; polish; rub; wear out; a millstone

方言集汇

◎ 粤语:mo4 m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2 mo5 [宝安腔] mo3 | mo2 [台湾四县腔] mo5 mo2 no2 [客英字典] mo2 mo5 mo3 [海陆丰腔] mo6 mo2 no2 [东莞腔] mo2 mo3 [陆丰腔] mo6 mo3 [梅县腔] mo1 mo2 mo5 no2 [客语拼音字汇] mo2 mo4 [梅县腔] mo6
◎ 潮州话:bhua5 ,mo7 [潮州、饶平]bh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婆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muamuɑ
yìng [ying]
部首: 517
笔画: 12
五笔: DGJQ
五行:
仓颉: MRMLK
四角: 1164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2)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山原川泽,土有硬软。——《通典》

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唐时华等《高血压病》

(3) 又如:硬米糁(未煮熟的米饭);硬牌(旧制在府官到达前,必派前站带木牌先行通知地方官绅人等迎接);硬帮(坚硬);硬撑撑(坚硬结实);硬胎(硬质的衬里);硬倔倔(形容物体坚硬);硬拐拐(形容坚硬而有棱角);硬触触(形容坚硬扎手);硬戗(形容坚硬有力)

(4) 结实

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5) 又如:硬挣(硬朗;刚强);硬棒棒(结实);硬实(方言。健壮结实)

(6) 生硬

有些同志过分强调直译,硬译。——郭沫若《雄鸡集》

(7) 又如:硬搬(生搬硬套);硬译(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直译);硬拐(生硬的转弯);硬语(生硬的词句);硬声硬气(语气生硬)

(8) 倔强,执拗

石秀道:“嫂嫂,你休要硬诤;教你看个证见。——《水浒传》

(9) 又如:硬口(嘴硬);硬打挣(强辩;抵赖);硬行(强行;强制);硬劲(倔强脾气)

(10) 坚强,强硬

若父亲是个硬挣的,定然卫护儿女,与老婆反目厮闹,不许他凌辱。——《醒世恒言》

(11) 又如:硬保山(有身分有地位且能说得起话的保人);硬出头(故意出面领头干某件事。有贬义);硬绷(态度坚决、强硬;坚硬)

(12) 能力强;质量好

必须彻底解决,派硬手去。——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13) 又如:硬功夫;硬手(高手;能手)

副词

(1) 确实;真正

乡亲!硬是要得!——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2) 又如:硬是(确实是);硬该揍

动词

(1) 勉强

你到底是年过六旬的人,硬撑是不行的。——张英《老年突击队》

(2) 又如:硬强着(迫使;强逼着);硬坐(强加罪名);硬打挣(强挣扎);硬扎子(硬充好汉)

(3) 强

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平手。——《西游记》

(4) 又如:硬正(强有力的人)

英文翻译

hard, firm, strong; obst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ang5 ngiang5 [客英字典] ngang5 [沙头角腔] ngang5 [东莞腔] ngang3 [海陆丰腔] ngang5 ngiang6 ngiang3 [梅县腔] ngang5 [陆丰腔] ngang6 [宝安腔] nga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四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爭耕開去聲開口二等ngrangh/ngaenqŋæŋ
pào,pāo [pa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QNN
五行:
仓颉: EPRU
四角: 37112

详细解释

pāo

名词

(1) 古水名。又名丰水

泡,泡水,出 山阳平乐,东北入 泗。——《说文》

(2)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 。如:豆腐泡儿;眼泡儿

形容词

(1) 盛大

泡,盛也。——《方言》二

(2) 又如:泡溲(水盛大的样子)

(3) 〈方〉∶虚而松软 。如:这块木料发泡;泡枣

量词

(1) 用于屎尿或涕泪 。如:撒一泡尿;拉泡屎

(2) 相当于“番”、“回”

顺便去会制台,着实恭维一泡。——《文明小史》

(3) 另见 pào

pào

名词

(1) (形声。从水,包声。本义:浮沤,水泡)

(2) 同本义 。如:水泡;肥皂泡

(3) 像水泡一样的东西 。如:手上起了泡;泡灯(同“炮灯”。一种圆形的灯);泡头钉(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呈泡状);泡幻(如水泡般空幻);血泡

动词

(1) 用沸水、热水烫浸,或将东西浸在水中 。如:泡种谷;泡咖啡;泡茶(把干果、蜜饯等泡在茶里,叫泡茶);泡在牛奶里的面包

(2) 较长时间地呆在某处消磨 。如:大家陪着“泡”一天可受不住呢!;泡病号(指借故称病长期不上班,或小病大养);别瞎泡了,快把工作做完

(3) 另见 pāo

英文翻译

bubbles, suds; blister; soak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1 paau3 pou5
◎ 客家话:[东莞腔] pau5 pau1 [台湾四县腔] pau5 po1 pau1 [梅县腔] pau1 pau5 po2 [宝安腔] pau1 | pau5 [客语拼音字汇] pau1 pau4 po1 [海陆丰腔] pau5 po1 pau1 [客英字典] pau5 [陆丰腔] pau5
◎ 潮州话:pa6(phã) pao3(phà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匹交平聲開口二等pʰauphrau/ph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