躭迟
繁体
躭遲
注音
ㄉㄢ ㄔˊ
词语释义
拖延;耽搁。
词语解释
拖延;耽搁。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一折:“ 秋胡 快着,文书上期限,一日也躭迟不得的。” 明 无名氏 《下西洋》第二折:“你道是祭奠莫躭迟,我岂不闻斋庄敬祭礼。”《文明小史》第二六回:“算计回家路远,怕有躭迟。”
引证解释
⒈ 拖延;耽搁。
引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一折:“秋胡快着,文书上期限,一日也躭迟不得的。”
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二折:“你道是祭奠莫躭迟,我岂不闻斋庄敬祭礼。”
《文明小史》第二六回:“算计回家路远,怕有躭迟。”
躭迟的网络释义
躭迟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to delay; to loiter; to hi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am1 [客英字典] dam1 [台湾四县腔] dam1 tam1 [梅县腔] dam1 tam1 [海陆丰腔] dam1 tam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am1 [客英字典] dam1 [台湾四县腔] dam1 tam1 [梅县腔] dam1 tam1 [海陆丰腔] dam1 tam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慢慢走)
(2) 同本义。泛指慢
迟,徐行也。——《说文》
迟,缓也。——《广雅》
废彻不迟。——《诗·小雅·楚茨》
行道迟迟。——《诗·邶风·谷风》
迟归有待。——《易·归妹》
陵迟故也。——《荀子·宥坐》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迟徐(缓慢);迟滞(缓慢阻滞)
(4)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料事同而迟速不同。——魏源《默觚下》
周少言重迟。——《汉书·杜周传》。注:“谓性非敏速也。”
(5) 迟疑;犹豫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晚
迟,晚也。——《广雅》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7) 又如:他来迟了;迟疾(太晚,耽搁太久)
(8) 早 。如:迟旦(黎明,清晨);迟明(黎明,清晨)
(9) 长久
昭假迟迟。——《诗·商颂·长发》
(10) 又如:迟久(长久)
英文翻译
late, tardy; slow; delay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潮州话:ci5
◎ 潮州话:c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