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

gōng xíng [ gong xing]
注音 ㄍㄨㄥ ㄒ一ㄥˊ

词语释义

躬行 gōngxíng

(1) 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personally practise

词语解释

  1. 亲身实行。

    《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史记·滑稽列传》:“ 太公 躬行仁义七十二年。”《明史·宋思颜传》:“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引证解释

⒈ 亲身实行。

《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史记·滑稽列传》:“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
《明史·宋思颜传》:“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鲁迅《彷徨·孤独者》:“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躬行的国语词典

亲自实践。

躬行的网络释义

躬行

  • 躬行,汉语词汇。
  • 拼音:gōng xíng
  • 释义: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 语出《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躬行的翻译

    英语: to personally undertake or manage
    法语: entreprendre ou gérer personnellement

    躬行造句

    我们要躬行节俭,不要只说不做。
    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一生节俭躬行,生活十分俭朴。
    建议自己通读一遍,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是当有学习成果的时候,会给你带来满足感的,比如同学的羡慕,父母的夸奖,自身通过学习解决了事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是读书,并不能提升你的社会交往能力。要想更好地吸引女生,还得到实践中去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躬行己说,身体力行。
    朱佑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千古华夏仁义礼,字字珠玑国学辞;文房四宝丹青画,梅兰竹菊清风气;百善躬行重悌义,孝敬父母衣锦食;修身明志严律己,薪火相传文明史。
    以诚立信,以信致远。以德积善,以善乐为。以爱同心,以心共鸣。以诗言志,以志咏怀。以古为镜,以镜明失。以则当理,以理服人。以律修身,以身躬行。
    作为躬行实践的君子,那么我还没有做到。
    首先,萨克奇躬行的作风将自己暴露出来。
    他为此曾躬行节俭,省灭诸用,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有识之士,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
    一方面,吕柟师从薛的门人薛敬之,秉承了河东学派的思想内涵,悃无华,以躬行实践为主。
    日三省身,对自己要苛责;谦恭礼让,对宾客要礼貌;一诺千金,对朋友要诚信;小心奉养,对父母要孝道。躬行文明,品尚德高!
    君子厚德,好善躬行;君子有礼,传达文明;君子俭朴,天道酬勤;君子大度,奉献爱心;君子尚孝,长贤尊敬;君子律己,修身自省;君子不屈,正气风清。
    德性佳,业绩棒,众望所归恭祝:实至名归理应当!常表率,勤躬行,心悦诚服恭贺:圆满收官顺自然!
    好在谭家富甲四方,可以不断替他创造用以开枝散叶的条件,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征选一名宜男之相的年轻侍妾进门,然后躬行实践,日夜辛劳。
    那些被乱喊乱叫的儿童围住的化装的人,蒙着脸,改变了嗓子,在女主人面前鞠躬行礼,然后在房里叉开腿站着。
    陌上花开,谁家少年郎?初慕美颜盛世,再倾君子轩昂,永陷躬行感刻,郎艳独绝,吾心无双。愿永夜灯阑花烛影,远月如寄我相思,陪君共度流年罄,伴星也羡此衷情,王冠旒冕掩华容,俊爽风姿戎马拥,凯歌一曲天下。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710
    笔画: 10
    五笔: TMDX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HN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整个身体)

    (2) 同本义

    躬,身也。——《说文》

    信圭矦守之,躬圭伯守之。——《考工记·玉人》。按,琢为人形,信直躳曲。

    吾党有直躬者。——《论语》。孔注:“直身而行。”

    躬腠胝无胈。——《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体也。”

    我鞠躬不敢息。——马中锡《中山狼传》

    百姓愁苦,靡所错躬(指安身)。——《汉书·元帝纪》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 又如:躬体(身体);躬先士卒(身先士卒);躬擐(身穿。擐:穿)

    (4) 生命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 沅、 湘。—— 汉· 刘向《九叹·远游》

    (5) 通“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泛指手臂

    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倍中以为躬。倍躬以为左右舌,谓侯之上下幅布也。——《仪礼·乡射礼记》

    (6) 又如:长躬(衣服的中间部分较长)

    代词

    (1) 自身;自己

    已躬命之。——《仪礼·士昏礼记》。注:“犹亲也。”

    静言思之,躬自悼之。——《诗·卫风·氓》

    百官之非,宜由联躬。——《史记·教本纪》

    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国语·越语下》

    (2) 又如:躬自(自己);躬化(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反躬自问

    副词

    (1) 亲身;亲自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史公治兵,往来 相城,必躬 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唐· 王勃《滕王阁序》

    (2) 又如:躬耕乐道(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躬身(亲身,自身);躬稼(亲身从事农事);躬卒(亲自率领;亲身实行)

    动词

    (1) 本身具有 。如:躬上将之姿(本身具有上将的风姿)

    (2) 稍微向前弯身,以表尊敬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霸形》

    (3) 又如:躬身下拜;躬敛(屈身敛衽。古代妇女行礼时的动作);躬身(俯屈身体,以示恭敬)

    形容词

    通“穷”( qióng)。困苦危难

    潞子之为善也躬,足以亡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躬为匹夫而不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大戴礼·哀公问五义篇》

    英文翻译

    body; personally, in person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ng1 [台湾四县腔]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1 [东莞腔] g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梅县腔] giung1 [客英字典] g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戎東三平聲開口三等kiungkĭuŋ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