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猛

zào měng [ zao meng]
注音 ㄗㄠˋ ㄇㄥˇ

词语释义

鲁莽勇猛。

词语解释

  1. 鲁莽勇猛。

    梁羽生 《萍踪侠影》第二四回:“ 阿剌 躁猛无谋。”

引证解释

⒈ 鲁莽勇猛。

梁羽生《萍踪侠影》第二四回:“阿剌躁猛无谋。”

躁猛的网络释义

躁猛

  • 躁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ào měng,是指鲁莽勇猛。
  • 汉字详情

    zào [zao]
    部首: 717
    笔画: 20
    五笔: KHKS
    五行:
    仓颉: RMRRD
    四角: 6619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躁,疾也。——《说文》。字亦作躁。

    羽杀则躁。——《考工记·矢人》。按,今字作躁。

    躁者不静。——《管子·心术》

    巽为躁卦。——《易·说卦》

    震为决躁。

    处必掩身毋躁。——《礼记·月令》。注:“动也。”

    狗赤股而躁。——《礼记·内则》。注:“举动急疾。”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论语》。郑注:“不安静也。”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韩非子·喻老》

    (3) 又如:躁暴(暴躁;急躁);躁妄(急躁轻率);躁忿(急躁易怒);躁扰(急躁好动);躁静(急躁与宁静);躁率(急躁轻率)

    (4) 急疾;迅速

    脉三动而躁。——《素问·平人气象论》

    人迎躁盛,喘息气逆。——《素问》

    (5) 又如:躁速(迅速);躁疾(迅速;急躁);躁盛(脉博的跳动疾速有力)

    (6) 浮躁;不专一

    好变动民曰躁。——《周书·谥法》

    离位之谓躁。——《韩非子·喻老》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7) 又如:躁易(浮躁,轻佻);躁戾(浮躁暴戾);躁气(浮躁的气质)

    英文翻译

    tense, excited, irrit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5 [东莞腔] cau5 [宝安腔] cau5 [台湾四县腔] cau5 [客英字典] ca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梅县腔] cau5
    ◎ 潮州话:c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則到去聲開口一等tsɑucauh/zaw
    měng [meng]
    部首: 324
    笔画: 11
    五笔: QTB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HNDT
    四角: 4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猛,健犬也。——《说文》

    驱猛兽。——《孟子》

    猛虞趪趪。——张衡《西京赋》。注:“怒也。”

    (2) 又如:大猛(大狗)

    形容词

    (1) 凶恶可怕

    公之狗甚猛。——《韩诗外传》

    粗厉猛起。——《礼记·乐记》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如猛兽奇鬼。——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猛利(犹凶暴);猛戾(凶暴乖张);猛急(犹暴躁);猛暴(凶残暴戾)

    (3) 勇猛;威猛

    威而不猛。——《论语》

    便捷猛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命猛将统兵。——《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陶潜《咏荆轲》

    (4) 又如:猛进(勇猛精进);猛决(勇猛果决);猛勇(威猛勇敢);猛气(勇猛的气势和气概)

    (5) 严厉 。如:猛法(严酷的法令);猛峻(严峻);猛厉(严厉刚烈;严酷,严厉)

    (6) 猛烈(强烈;刚烈)

    火烈风猛。——《资治通鉴》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猛火(猛烈燃烧的火);猛迅(猛烈而迅速);凶猛(凶恶强大)

    副词

    (1) 忽然,突然

    彧猛省曰:“吾儿忘却!”——《三国演义》

    (2) 又如:猛不乍(突然);猛古丁(突然);猛可(突然);猛生,猛乍(突然)

    (3) 非常,甚

    阅史披图,猛欲追谟于贤圣;宵衣旰食,每勤顾问于臣邻。——明· 陈汝元《金莲记》

    英文翻译

    violent, savage, cruel; bold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g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ang1 [宝安腔] mang1 [海陆丰腔] mang1 mang3 [梅县腔] mang1 [台湾四县腔] mang1 mang3 [东莞腔] mang1 [客语拼音字汇] mang1 men1 [客英字典] mang3 m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幸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mɐŋmrvngx/me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