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雍

dǎo yōng [ dao yong]
注音 ㄉㄠˇ ㄩㄥ

词语释义

1.亦作"蹈壅"。 2.投水而死。

词语解释

  1. 亦作“ 蹈壅 ”。投水而死。

    《汉书·邹阳传》:“是以 申徒狄 蹈雍之 河 , 徐衍 负石入海。” 颜师古 注:“雍者, 河 水溢出为小流也。言 狄 初因蹈雍,遂入 大河 也。” 宋 叶清臣 《松江秋泛赋》:“ 申屠 临 河 而蹈壅, 伯夷 登山而食薇。”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蹈壅”。投水而死。

《汉书·邹阳传》:“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
颜师古注:“雍者, 河水溢出为小流也。言狄初因蹈雍,遂入大河也。”
宋叶清臣《松江秋泛赋》:“申屠临河而蹈壅, 伯夷登山而食薇。”

蹈雍的网络释义

蹈雍

  • 蹈雍,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dǎo yōng,亦作“ 蹈壅 ”,指的是投水而死。如:《汉书·邹阳传》:“是以 申徒狄 蹈雍之 河 , 徐衍 负石入海。”
  • 汉字详情

    dǎo [dao]
    部首: 717
    笔画: 17
    五笔: KHEV
    五行:
    仓颉: RMBHX
    四角: 6217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舀( yǎo)声。本义:踩,踏)

    (2) 同本义(往往有冒险的意味)

    蹈,践也。——《说文》

    蹈,履也。——《广雅》

    足之蹈之。——《孟子》

    蹈腾昆仑。——《淮南子·原道》。注:“蹑也。”

    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庄子·达生》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资治通鉴》

    蹈死不顾。——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蹈火(踩火);蹈藉(践踏);蹈跃(践踏奔跳);蹈冰(踏冰)

    (4) 顿足踏地

    发扬蹈历之己蚤。——《史记·乐书》。正义:“顿足蹋地也。”

    (5) 又如:手舞足蹈;蹈舞(手舞足蹈,表示欢乐);蹈咏(舞蹈和吟唱)

    (6) 遵循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苏轼《伊尹论》

    (7) 又如:蹈矩(投身;依托);蹈节(克守节操);蹈节死义(遵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8) 实行

    一理长成,遽躬蹈之。——清· 袁枚《祭妹文》

    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蹈险(经历危险);蹈义(履行正义);蹈道(履行正道)

    (10) 朝某方向走;行

    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荀子·儒效》

    (11) 又如:蹈难(身赴危难);蹈敌(赴敌)

    (12) 乘;利用 。如:蹈瑕(利用过失);蹈隙(利用空隙)

    英文翻译

    stamp feet; d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to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u6 to6 tau1 [梅县腔] tau1 tau5 [客英字典] tau1 tau5 [客语拼音字汇] tau1 to1 [台湾四县腔] tau5 to5 tau1 [宝安腔] tau1 [陆丰腔] tap8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到去聲開口一等dauh/dawdʰɑu
    yōng [yong]
    部首: 811
    笔画: 13
    五笔: YX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VHG
    四角: 00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诗·周颂·振鹭》

    毋雍泉。——《谷梁传·僖公九年》。释文:“雍,塞也。”

    今臣雍阏不得闻。——《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师古曰:“雍读曰壅。雍,塞也。”

    (2) 古代掌烹饪之官 。如:雍人(古代掌宰杀烹饪之人);雍正(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

    (3) 古天子祭祀宗庙毕撤俎豆时所奏的乐章,亦用为撤膳时之乐

    三家者以《雍》彻。——《论语》

    形容词

    (1) 和谐;和睦

    雍睦亲族。——《新五代史》

    (2) 又如:雍熙于变(和谐兴盛,国家稳定);雍恬(和洽安乐);雍雍(声音和谐;鸟和鸣声);雍齿封侯(不计宿怨的典故)

    (3) 雍容。形容态度温文大方;舒缓;从容不迫 。如:雍容揖逊(文雅谦虚的样子);雍容典雅(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雍容雅步(神态从容,举止斯文);雍容闲雅(雍容尔雅。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动词

    (1) 通“壅”,堵塞

    维尘雍兮。——《诗·小雅·无将大车》。释文:“雍,字亦作壅。”

    雍以沙幕。——《汉书·匈奴传赞》

    上下雍隔故也。——《后汉书·梁冀传》

    (2) 又如:雍防(壅土堵防);雍害(阻挠妨害);雍遏(阻塞,壅塞);雍蔽(蒙蔽;隔绝)

    英文翻译

    harmony, union; harmon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1 ju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1 [宝安腔] jung1 [梅县腔] j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东莞腔] jung1 [客语拼音字汇] y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容平聲開口三等ʔĭwoŋqyung/i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