踦跛

yǐ bǒ [yi bo]
注音 一ˇ ㄅㄛˇ

词语释义

1.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

词语解释

  1. 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周铁墩传》:“余素不耐观剧,然不厌观 申氏 家剧。每坐间,輒自提掇,毋踦跛,毋弇鄙,毋轻薄。”

引证解释

⒈ 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

清褚人穫《坚瓠十集·周铁墩传》:“余素不耐观剧,然不厌观申氏家剧。每坐间,輒自提掇,毋踦跛,毋弇鄙,毋轻薄。”

踦跛的网络释义

踦跛

  • 踦跛(jī bǒ)
  • 1.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DK
    仓颉: RMKMR
    四角: 641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膝顶住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庄子·养生主》

    (2) 又如:踦踦(一方抵撑,一方拉引。拼博争持的样子)

    (3) 倚立 。如:踦户(倚门);踦闾(倚门,紧挨着门)

    英文翻译

    the shin; to pierce; to t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gei2 hei2 j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梅县腔] 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奇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khie/qyekʰĭe
    [bo]
    部首: 717
    笔画: 12
    五笔: KHHC
    五行:
    仓颉: RMDHE
    四角: 641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皮声。本义:瘸,腿或脚有毛病)同本义

    跛,行不正也。——《说文》

    立毋跛。——《礼记·典礼上》

    眇能视,跛能履。——《易·履卦》

    此独以跛之故。——《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跛足(脚残废有病。同跛脚、瘸腿);跛蹇(一脚残废);跛蹩(跛行);跛蹶(失足跌倒)

    名词

    (1) 瘸腿的人

    盲跛不能讲,死亡在迟速。——梅尧臣《田家语》

    (2) 又如:眇跛(瞎子与瘸子)

    英文翻译

    lame

    方言集汇

    ◎ 粤语:bai1 bei3 b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i1 [bai2] [台湾四县腔] bai1 [bai2] [沙头角腔] bai1 [梅县腔] bai1 [东莞腔] bai1 [客英字典] bai1 bai2 [客语拼音字汇] bai1 [宝安腔] bai1
    ◎ 潮州话:po2 [饶平、揭阳、潮阳]pu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火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puɑpuax/pu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