踦屦

yǐ jù [yi ju]
繁体 踦屨
注音 一ˇ ㄐㄨˋ

词语释义

1.单只的鞋。

词语解释

  1. 单只的鞋。

    汉 贾谊 《新书·谕诚》:“昔 楚昭王 与 吴 人战。 楚 军败, 昭王 走,屨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 隋 ,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 昭王 曰:‘ 楚国 虽贫,岂爱一踦屨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 楚国 之俗,无相弃者。”《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自再兴师,倾中国驍卒二十万,踦屨无遗,天下冤之。”

引证解释

⒈ 单只的鞋。 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

楚军败, 昭王走,屨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 昭王曰:‘ 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屨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 楚国之俗,无相弃者。”
《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自再兴师,倾中国驍卒二十万,踦屨无遗,天下冤之。”

踦屦的网络释义

踦屦

  • 踦屦,拼音是jī jù,汉语词语,解释为单只的鞋。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DK
    仓颉: RMKMR
    四角: 641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膝顶住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庄子·养生主》

    (2) 又如:踦踦(一方抵撑,一方拉引。拼博争持的样子)

    (3) 倚立 。如:踦户(倚门);踦闾(倚门,紧挨着门)

    英文翻译

    the shin; to pierce; to t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gei2 hei2 j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梅县腔] 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奇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khie/qyekʰĭe
    [ju]
    部首: 327
    笔画: 15
    五笔: NTOV
    五行:
    仓颉: SHOV
    四角: 772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履(鞋子)省,娄声。本义: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同本义。后泛指鞋

    屦,履也。——《说文》。段注:“今时所谓履者,自 汉以前皆名屦。”

    掌王及后之服屦。——《周礼·屦人》

    共其资粮屝屦。——《左传·僖公四年》。疏:“丝作之曰履,麻作之曰屝,粗者谓之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2) 又如:屦贱踊贵(因受刖刑而断足的人多,鞋没有了,售价低贱;然而购踊(假脚)的人多,踊价一时暴涨);屦人(周礼官名。天官之属,掌管王与后的衣服鞋屦);屦及剑及(比喻行动坚决迅速,急起直追);屦缕(织屦缉马)

    动词

    (1) 践踏

    身屦典军。——《史记·季布栾布传》

    屦般首,带修蛇。(般首:指虎一类猛兽。)——扬雄《羽猎赋》

    (2) 又如:屦企(踮脚而望);屦校(带上脚镣。校:铐足的刑具)

    英文翻译

    straw sandals; tread on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