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胙

jiàn zuò [ jian zuo]
繁体 踐胙
注音 ㄐ一ㄢˋ ㄗㄨㄛˋ

词语释义

1.亦作 践胙 、 践祚。走上阼阶主位。 2.践,履踏。阼,阼阶、主阶。践胙指即帝位。

词语解释

  1. 见“ 践阼 ”。

引证解释

⒈ 见“践阼”。

汉字详情

jiàn [jian]
部首: 717
笔画: 12
五笔: KH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RMIJ
四角: 631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戋( jiān)声。本义:踩,践踏)

(2) 同本义

践,履也。——《说文》

践之者,籍之也。——《书大传》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诗·大雅·行苇》

大夫、士入君门不践阈。——《礼记·曲礼上》

鸟兽践啄。——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践踹(践踏);践冰(踏在冰上。比喻处于危险之境);践阼(踏上主阶,行主人之事);践石(上马时的垫脚石。即“上马石”)

(4) 履行;实现

不足以践礼。——《仪礼·士相见礼》。注:“行也。”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曲礼》

(5) 又如:实践;践言(实践过去说过的话);践信(践言,守信);践修(履行和修治);践盟(履行约定的事)

(6) 登上,承袭

周公践天子之位。——《礼记·明堂位》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孟子·万章上》

(7) 又如:践祚(登上王位。祚:君位);践位(即位,登上帝位);践极(登帝位)

(8) 依循,顺着

不践迹。——《论语》。孔注:“循也。”

践墨隨敌,以决战事。——《孙子·九地》

(9) 又如:践墨(遵守规律、法律);践绳(遵循法度规矩);践期(遵循约定的期限);践德(遵循道德规范)

(10) 经历 。如:践年(经历的年数);践历(经历,阅历);践扬(仕宦所经历);践更(经历)

(11) 通“翦”。灭除

成王既践奄,将其君于蒲姑。——《书·蔡仲之命》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书·成王政(征)序》

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礼记·玉藻》

此文王之所以践妖也。——《韩诗外传·卷三》

(12) 又如:践灭(摧残,除灭);践伐(剪伐,诛灭)

(13) ∶陈列整齐的样子

有践家室。——《诗·郑风·东门之墠》

(14) 又如:践列(整齐地陈列,排列)

介词

凭借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英文翻译

trample, tread upon, walk on

方言集汇

◎ 粤语:cin5

宋本广韵

zuò [zuo]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TH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OS
四角: 782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乍声。本义:祭祀用的肉)

(2) 同本义

胙,祭福肉也。——《说文》

夏曰福胙。——《尔雅》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左传·僖公九年》

彻王之胙俎。——《周礼·膳夫》。注:“主人饮食之俎皆为胙俎。”

祝凫已疵献胙。——《管子·小问》

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左传·僖公四年》

将军胙土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用五色土筑坛,一方一色,分封某方的诸侯,就用白茅包取某方的土,连同祭肉授给他,这就叫做“胙土分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胙肉(祭祀时供神的肉);胙侑(赐以祭肉,赠以束帛,表示亲近);胙余(古称祭祀完毕后所余的酒肉);胙席(祭祀的酒席)

(4) 通“阼”。台阶

登自胙阶。——《荀子·哀公》。注:“胙与阼同。”

践胙之初。——汉《费亭侯曹腾碑阴》

(5) 又如:胙阶(大堂前东边的台阶。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宾主相见,以东阶为主人迎宾登堂之地)

动词

(1) 保佑;福佑;赐福

天地所胙,小而后国。——《国语》

(2) 又如:胙胤(福及子孙。因指有国,有天下者子孙相继);胙德(旧时歌颂帝王之词。谓有天下者之德)

(3) 赐与;分封

考绩有成,符策乃胙。——《隶续》

(4) 又如:胙侑(赐以祭肉,赠以束帛,表示亲近)

英文翻译

meat offered in sacrifice to one's ancestors

方言集汇

◎ 粤语: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6 [客英字典] cih5 [台湾四县腔] cu5 [梅县腔] ze5 [陆丰腔] z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誤去聲開口一等dzʰuzoh/dz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