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

kuǐ bù [ kui bu]
注音 ㄎㄨㄟˇ ㄅㄨˋ

词语释义

亦作“蹞步”。

半步,跨一脚。

指极近的距离。

喻指小节。

举步;迈步。

人迹。

形容少;极少。

词语解释

  1. 亦作“蹞步”。半步,跨一脚。

    《大戴礼记·劝学》:“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王聘珍 解诂:“跬,一举足也。”《荀子·劝学》作“蹞步”。 杨倞 注:“半步曰蹞,蹞与跬同。”《北史·魏收传》:“跬步无已,至於千里;覆簣而进,及於万仞。” 宋 范成大 《土门》诗:“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蹞步。” 梁启超 《新民说》三:“譬之蹞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 沉钧儒 《寄大儿》诗:“小妹居对房,跬步无我离。”

  2. 举步;迈步。

    宋 苏轼 《灵壁张氏园亭记》:“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 明 陆树声 《清暑笔谈》:“士大夫逢时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难,而归田为难。”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一》:“青云之路,跬步可阶;五尺之童,便思奔竞。”

  3. 指极近的距离。

    《旧唐书·肃宗纪下》:“忽大风飞沙,跬步之间,不辨人物。”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此未易遽言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时昏雾四塞,跬步莫覩物色。”

  4. 形容少;极少。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桓 称仲父, 文 称太公,计此二人,曾无跬步之劳,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 宋 司马光 《辞赐金第一札子》:“今臣等虽备位五使,犹在京城,跬步之劳,亦未尝有,以何勋效再受重赐。”《朱子语类》卷五九:“自来见得此理真无内外,外面有跬步不合道理,便觉此心慊然。”

  5. 喻指小节。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夫细行不矜,终为大德之累,跬步必谨,犹忧其过举也。”《明史·张邦奇传》:“﹝ 张邦奇 ﹞与 王守仁 友善,而语每不合。躬修力践,跬步必谨。” 清 姚鼐 《复张君书》:“是故古之士,於行止进退之间,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虑之长而度之数矣。”

  6. 人迹。

    唐 杜甫 《溪涨》诗:“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 仇兆鳌 注:“跬步疏,人跡稀也。” 清 曹寅 《葺治亭后竹径和牧中丞韵》:“跬步春园空,苍然隔林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蹞步”。

⒉ 半步,跨一脚。

《大戴礼记·劝学》:“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王聘珍解诂:“跬,一举足也。”
《荀子·劝学》作“蹞步”。 杨倞注:“半步曰蹞,蹞与跬同。”
《北史·魏收传》:“跬步无已,至於千里;覆簣而进,及於万仞。”
宋范成大《土门》诗:“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蹞步。”
梁启超《新民说》三:“譬之蹞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
沉钧儒《寄大儿》诗:“小妹居对房,跬步无我离。”

⒊ 举步;迈步。

宋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
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士大夫逢时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难,而归田为难。”
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官常一》:“青云之路,跬步可阶;五尺之童,便思奔竞。”

⒋ 指极近的距离。

《旧唐书·肃宗纪下》:“忽大风飞沙,跬步之间,不辨人物。”
宋苏轼《答陈季常书》:“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此未易遽言也。”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时昏雾四塞,跬步莫覩物色。”

⒌ 形容少;极少。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计倪》:“桓称仲父, 文称太公,计此二人,曾无跬步之劳,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
宋司马光《辞赐金第一札子》:“今臣等虽备位五使,犹在京城,跬步之劳,亦未尝有,以何勋效再受重赐。”
《朱子语类》卷五九:“自来见得此理真无内外,外面有跬步不合道理,便觉此心慊然。”

⒍ 喻指小节。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夫细行不矜,终为大德之累,跬步必谨,犹忧其过举也。”
《明史·张邦奇传》:“﹝张邦奇﹞与王守仁友善,而语每不合。躬修力践,跬步必谨。”
清姚鼐《复张君书》:“是故古之士,於行止进退之间,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虑之长而度之数矣。”

⒎ 人迹。

唐杜甫《溪涨》诗:“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
仇兆鳌注:“跬步疏,人跡稀也。”
清曹寅《葺治亭后竹径和牧中丞韵》:“跬步春园空,苍然隔林语。”

跬步的国语词典

半步。《聊斋志异.卷一○.恒娘》:「日将暮,则相对调笑,跬步不离闺闼。」也作「蹞步」。

跬步的网络释义

跬步 (汉语词汇)

  • 跬步,汉语词汇。
  • 拼音:kuǐ bù
  • 本指半步,跨一脚,引申至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 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 跬步造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才能找到成功的法门。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
    日将暮,则相对调笑,跬步不离闺闼,日以为常,竟不能推之使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里,可能深一脚浅一脚、可能原地踏步,但是更多的,是跬步千里、是开辟新路、是大步向前。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人人都渴望梦想成真,可通往梦想的道路往往是平凡生活;人人都渴望梦想成真,但有时以退为进却是为了积跬步以至千里。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追梦终将是南辕北辙。
    当把学习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习经常化、常态化,自觉学习、不断学习,自会“积跬步至千里,汇小流成江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高考第一天,祝福送到手。考前准备要做好,学习用品要带好,上了考场莫紧张,平常心对待莫要忘。相信我能行,给自己一份鼓励。祝你高考顺利!
    谁知那家却是本地富户,因听得秀春投河之后,飞龙时时宣称说要刺杀仇人,因此先期预备,特出重金,聘到勇士两人,出入相随,不离跬步。
    人生莫蹉跎,只把今朝过,追思尚且远,幻想犹可惑,外闻识天下,内修筋骨错,情怀三万里,跬步岂能落,生息复生息,时刻均把握,不知平凡里,华光亦闪烁!
    高考改革应该小步跑,不停步,每年改革一点,既不会因为变化过大而引起争议,损害考生利益,又可以跬步千里,几年下来就有一个大的飞跃。
    这才是韩国体育跬步千里的原因。
    跬步千里,不如从此次“信得过”做起,携信以行,在责任与信任中,开启山西旅游的自信新模式。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万里之船,成于罗盘;感谢您平日的指点,才有我今天的成就。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乐助人,多为善。爱无私,德无限。传文明,积跬步。老吾老,及人老。修吾身,律己心。传经典,阅国学。守诚信,明礼仪。行清廉,扬正气。

    汉字详情

    kuǐ [kui]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FF
    五行:
    仓颉: RMGG
    四角: 641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 圭声。本义: 古代的半步) 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 又如:跬行(举足而行);跬步(半步;跨一脚;举步;迈步)

    形容词

    引申为“靠近的”、 “眼前的” 。如:跬誉(眼前一时的声誉)

    英文翻译

    to step; a stride equal to half a pac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i1 [客英字典] kwui3 va1 [台湾四县腔] gui1 [陆丰腔] gui1 [梅县腔] gwi3 [客语拼音字汇] g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丘弭支B合上聲合口三等支Bkhiex/qyeekʰĭe
    [bu]
    部首: 447
    笔画: 7
    五笔: HIR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LMH
    四角: 212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2)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3)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4) 以脚步测量远近 。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5) 按照,跟着;跟随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泽东《浣溪沙》

    (6)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7) 踏 。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8) 推算;测算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9)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名词

    (1) 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3)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5)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 。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6) 步兵(诸兵种之一)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7)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8) 时运,命运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9)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10) 埠 ,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11) 姓

    量词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英文翻译

    step, pace; walk, stroll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沙头角腔] pu5 [东莞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客英字典] pu5 [台湾四县腔] pu5 [客语拼音字汇] pu4 [宝安腔] pu3 [陆丰腔] p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故去聲開口一等bʰuboh/b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