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炉

guì lú [ gui lu]
繁体 跪爐
注音 ㄍㄨㄟˋ ㄌㄨˊ

词语释义

谓跪于炉前烧香。

词语解释

  1. 谓跪于炉前烧香。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国忌行香斋僧》:“国忌日,宰臣跪炉,百官依班序立。每忌日,饭僧百人,永为定式也。”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行香》:“行香起於 后魏 …… 朱梁 开国大明节,百官行香祝寿。 石晋 天禧 中, 竇正固 奏,国忌行香,宰臣跪炉,百官立班,仍饭僧百人,以为定式。 宋 及 元 明 暨国朝至今用之。”

引证解释

⒈ 谓跪于炉前烧香。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国忌行香斋僧》:“国忌日,宰臣跪炉,百官依班序立。每忌日,饭僧百人,永为定式也。”
清褚人穫《坚瓠馀集·行香》:“行香起於后魏 …… 朱梁开国大明节,百官行香祝寿。 石晋天禧中, 竇正固奏,国忌行香,宰臣跪炉,百官立班,仍饭僧百人,以为定式。 宋及元明暨国朝至今用之。”

跪炉的网络释义

跪炉

  • 跪炉(跪炉)
  • 谓跪于炉前烧香。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国忌行香斋僧》:“国忌日,宰臣跪炉,百官依班序立。每忌日,饭僧百人,永为定式也。” 清 褚人获 《坚瓠馀集·行香》:“行香起於 后魏 …… 朱梁 开国大明节,百官行香祝寿。 石晋 天禧 中, 窦正固 奏,国忌行香,宰臣跪炉,百官立班,仍饭僧百人,以为定式。 宋 及 元 明 暨国朝至今用之。”
  • 汉字详情

    guì [gui]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Q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MNMU
    四角: 67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危声。本义:屈膝,单膝或双膝着地,臀部抬起,伸直腰股)

    (2) 同本义

    跪,拜也。——《说文》

    跪,两膝拄地所以拜也。——《说文通训定声》

    仲宣跪而称曰。——《文选·谢庄·月赋》

    (乐羊子)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后汉书·列女传》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战国策·魏策》

    遥望老子杖藜而来,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跪拜啼泣。——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授立不跪;长跪,半跪;跪拜;跪射;跪下祈祷;跪香拜佛(为长辈祈福寿的一种拜佛仪式)

    (4) 指足

    门者刖跪。——《韩非子·内储说下》

    (5) 又如:蟹六跪(螃蟹六支脚)

    英文翻译

    knee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海陆丰腔] kui3 [东莞腔] kui3 [沙头角腔] kui3 [梅县腔] kwi3 [宝安腔] kui3 [陆丰腔] kui6 [客语拼音字汇] k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委支B合上聲合口三等支Bkhyex/qweekʰĭwe
    [lu]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YNT
    五行:
    吉凶:
    仓颉: FHS
    四角: 938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2) 火炉

    鑪,金鑪也。——《说文》

    炉,火所居也。——《声类》

    邾庄公废于鑪炭。——《左传》

    鑪橐埵坊。——《淮南子·齐俗》

    奉炽炉,炭火尽赤红。——《韩非子》

    左手抚炉。——清· 张潮《核舟记》

    (3) 又

    炉上有壶。

    (4) 又

    为炉,为壶。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炉鸭(放在火炉上烧烤出来的鸭子);炉饼(烧饼);炉的(蒸的);炉铫(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炉火(炉中之火);炉灰(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炉匠(铁匠)

    (6)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土台子

    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史记》

    (7) 香炉、熏炉 。如:炉香(熏炉里的香气);炉瓶三事(香炉、香盒及放香铲的瓶子三件凑成一套的烧香工具);炉柱(炉中香)

    量词

    熔炼的炉次,每次的熔炼量 。如:一炉钢

    英文翻译

    fireplace, stove, oven, furnace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