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夸声。本义:迈步,越过)
(2) 同本义
跨,渡也。——《说文》。段注:“谓大其两股间,以有所越也。”
不跨其国。——《国语·晋语》
康王跨之。——《左传·昭公十三年》
(3) 又如:跨进大门;跨过小沟;跨蹑(跨踏;跨步);跨巽(跨到或达到“巽”的方位);跨火(跨过火堆。为一种民俗);跨踪(跨越)
(4) 超过
乃览秦制,跨 周法。—— 张衡《西京赋》
(5) 又如:跨灶(比喻儿子胜过父亲);跨俗(超越世俗);跨年(从旧年底到新年初的时间)
(6) 骑
(7) 又如:跨战马去草原;跨鹤(乘鹤。比喻成仙);跨青牛(相传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仙去)
(8) 横于上
跨谷弥阜。——《文选·张衡·西京赋》
(9) 又如:跨街楼(联结街道两旁楼房而横跨在街道上空的楼。又称过街楼);跨所(跨院,正院旁边的院子);跨虹(喻指拱形桥)
(10) 挎
智深到座前领了法贴,辞了长老,背上包裹,跨了戒刀禅杖。——《水浒传》
(11) 又如:跨菜篮子;跨刀(挎着腰刀)
(12) 占据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13) 又
若跨有荆益。
(14) 又如:跨蹈(占有);跨据(据有);跨有(据有)
(15) 兼有 。如:跨州连郡(指占有数个州、郡的意思);跨蹑(兼有其地);跨边(兼有边境两方的藉贯)
名词
(1) 指两腿之间。通“胯”
能死,剌我;不能,出跨下。——《汉书·韩信传》
(2) 又如:跨下之辱(从他人胯下爬过去的屈辱。比喻胸怀大志的人,能忍辱负重);跨下(两腿之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a1 kwa5 [海陆丰腔] kwa1 kwa5 (kiam6) [东莞腔] ka1 [陆丰腔] kua5 [台湾四县腔] kwa1 kwa5 (kiam5) [宝安腔] ka1 [梅县腔] hia1 kia2 kia5 kia3 kiam5 kwa1 pia1 sia1 [客语拼音字汇] a1 ka1 ku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誇 | 苦瓜 | 溪 | 麻二合 | 平聲 | 麻 | 合口二等 | 麻 | 假 | khrua/qoa | kʰw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行,圭声。“街”,小篆象纵横相交的十字路。本义:四路相通的大道)
(2) 城市的大道,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区段
街,四通道也。——《说文》
街,交道也。——《三苍》
街衢相经。——张衡《西京赋》
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街谈巷议。——张衡《西京赋》
适通渠公之街。——《庄子·徐无鬼》
六多所以街天地也。——《管子·五行志》。注:“街犹阴阳多也。”
(3) 又如:大街小巷;街市(街巷;市井);街鼓(街上报更的鼓);街基(街直。台阶);街道厅(清代管理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街官(街使。负责巡察市街的官员);街卒(古时负责清扫道路的人)
(4) 市集
公孙枝徙,自敷于街。——《吕氏春秋·不苟》
(5) 又如:街店(街市上的店铺);街面上(市面);街景(街市的景象);街肆(街市店铺);街滑子(街溜子。方言。指游荡街衢、不务正业的奸滑之徒);街镇(市镇)
(6) 径路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灵枢经》
此肾之街也。——《素问·热穴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i1 [东莞腔] gai1 [海陆丰腔] gai1 [陆丰腔] gai1 [台湾四县腔] kie1 gai1 [宝安腔] gai1 [客英字典] gai1 kiai1 ge1 [梅县腔] ke.1 gai1 giai1 [客语拼音字汇] gai1 gai1 giai1 gie1 gie1
◎ 潮州话:go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佳 | 古膎 | 見 | 佳開 | 平聲 | 佳 | 開口二等 | 蟹 | 佳 | kai | kre/k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