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鄂

fū è [ fu e]
注音 ㄈㄨ ㄜˋ

词语释义

1.亦作"跗蕚"。 2.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3.亦作"跗鄂"。《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拊",亦作"跗",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

词语解释

  1. 见“ 跗萼 ”。

引证解释

⒈ 见“跗萼”。

汉字详情

[fu]
部首: 717
笔画: 12
五笔: KHWF
五行:
仓颉: RMODI
四角: 64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脚背

蹶泥则没足灭跗。——《庄子·秋水》

(2) 又如:跗注(古代的一种长兵服)

(3) 足 。如:跗面(脚面);跗蹋(以足踏地);双跗(双脚)

(4) 物体的足部。通“柎”

朱跗黄实,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六。——《管子·地员》

(5) 又如:鼓跗(鼓架)

(6) 泛指条状物的末端 。如:剑跗(剑的握手处)

(7) 花萼

衔素蕊于青跗。——南朝齐· 沈约《郊居赋》

(8) 又如:跗萼(花萼与子房。亦指花朵);跗萼联芳(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英文翻译

the instep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5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2 fu4 [东莞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5 fu1 [客英字典] fu1 fu2 [宝安腔] fu1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無平聲合口三等pĭupyo/piu
è [e]
部首: 212
笔画: 11
五笔: KKF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SNL
四角: 6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地名

(2) 湖北省的简称 。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3) 边界

纷被丽而亡鄂。——《文选·扬雄·甘泉赋》

(4) 通“愕”。惊愕

象鄂不怿。——《史记·五帝本纪》

“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史记·留侯世家》

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汉书·霍光传》

(5) 又如:鄂然(吃惊的样子)

(6) 通“萼”。花托

(7) 又如:鄂鄂(花开放的样子);鄂不(花萼和花托);鄂足(花托)

英文翻译

Hubei province; startl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o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ok8 [台湾四县腔] ngok8 [陆丰腔] ngok8 [东莞腔] ngok8 [客语拼音字汇] ngog6 [梅县腔] ngok8 [客英字典] ngok8 [宝安腔] ng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ngakŋ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