跐踦
注音
ㄘ ㄐ一
词语释义
参差不齐。意谓不配对。
词语解释
参差不齐。意谓不配对。
《淮南子·齐俗训》:“有诡文繁绣,弱緆罗紈,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 刘家本 集证:“跐踦有不齐之义。” 杨树达 证闻:“‘菅屩跐踦’谓草屨参差不耦。”
引证解释
⒈ 参差不齐。意谓不配对。
引《淮南子·齐俗训》:“有诡文繁绣,弱緆罗紈,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
刘家本集证:“跐踦有不齐之义。”
杨树达证闻:“‘菅屩跐踦’谓草屨参差不耦。”
跐踦的网络释义
跐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ī
动词
(1) 脚下滑动 。如:脚一跐,摔倒了
(2) 另见
cǐ
动词
(1) (形声。从足,此声。本义:踏,踩)
(2) 同本义 。如:跐着门槛儿;跐蹬(扑腾;蹈蹭);跐牙儿(非议;侧目)
(3) 抬起脚后跟 。如:跐着脚往前头看;跐起脚(踮起脚)
(4) 站着不动 。如:跐住(停止;站着不动)
(5) 另见
英文翻译
to trample, to step, to walk on the ball of the foot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co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3 [客英字典] cih3 [台湾四县腔] cih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3 [客英字典] cih3 [台湾四县腔] cih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此 | 雌氏 | 清 | 支A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chiex/ciee | tsʰĭe |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膝顶住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庄子·养生主》
(2) 又如:踦踦(一方抵撑,一方拉引。拼博争持的样子)
(3) 倚立 。如:踦户(倚门);踦闾(倚门,紧挨着门)
英文翻译
the shin; to pierce; to t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gei2 hei2 j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梅县腔] k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梅县腔] 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㩻 | 去奇 | 溪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khie/qye | kʰĭ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