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武

jiū wǔ [ jiu wu]
注音 ㄐ一ㄡ ㄨˇ

词语释义

1.语本《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后因以形容雄健勇武。 2.指勇猛的武将。

词语解释

  1. 语本《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后因以形容雄健勇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故 雍正 中,海内无盗贼之警,而边疆皆赳武之士。”

  2. 指勇猛的武将。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是以明王任忠亮於臺辅,付赳武於干城,易地则皆败。”参见“ 赳赳 ”。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形容雄健勇武。

语本《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故雍正中,海内无盗贼之警,而边疆皆赳武之士。”

⒉ 指勇猛的武将。参见“赳赳”。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是以明王任忠亮於臺辅,付赳武於干城,易地则皆败。”

赳武的网络释义

赳武

  • :1.语本《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后因以形容雄健勇武。 2.。
  • 汉字详情

    jiū [jiu]
    部首: 716
    笔画: 9
    五笔: FHNH
    五行:
    仓颉: GOVL
    四角: 428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形声。从走,丩( jiū)声。本义:威武雄壮的样子) 同本义

    赳,轻劲有才力也。——《说文》

    赳,材也。——《广雅》

    赳赳武夫。——《诗·召南·兔罝》。传:“武貌。”

    赳赳,武也。——《尔雅》

    沛艾赳嗅。——《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申颈低卬也。”

    又一日赳然有阵大风,从东南来,刮得山谷震动。——《女仙外史》

    英文翻译

    grand, valiant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g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5 [宝安腔] giu1 giu3 [台湾四县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2 [梅县腔] giu5 [客语拼音字汇] geu1 gieu1 g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六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居黝上聲開口三等kyx/kyv
    [wu]
    部首: 447
    笔画: 8
    五笔: GAHD
    五行:
    仓颉: MPYLM
    四角: 131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武大为于大君。——《易·履》

    孔武有力。——《诗·郑风·羔裘》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2) 又如:英武(英俊威武);威武(武力;权势;力量强大);武色(凶猛的神色);武车(威猛的兵车);武健(勇武刚健);武断乡曲(以威势主断曲直)

    名词

    (1) 指干戈军旅之事

    德不厚而行武。——《韩非子·五蠹》

    用武之国。——《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神武雄才。

    (2) 又如:武弁(武夫;武官);武不善作(出力的事不能文绉绉地去做);武训(军事训练);武略(军事谋略);武教(军事教育);武运(武事的气运);武德(武道)

    (3) 士,兵,卒

    勇武一人,为三军雄。——《淮南子》

    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刘勰《文心雕龙》

    (4) 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周语下》

    (5) 舞蹈。通“舞”

    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吕氏春秋》

    (6) 足迹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诗·大雅·生民》

    (7) 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 金属打击乐器

    始奏以文,复乱以武。——《礼记》

    (9) 姓

    动词

    继承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量词

    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祭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

    英文翻译

    military; martial, war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梅县腔] wu1 [台湾四县腔] wu3 [东莞腔] wu1 [陆丰腔] wu3 [客语拼音字汇] vu1 [沙头角腔] wu1 [海陆丰腔] wu3 [客英字典] vu3 [宝安腔] w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文甫上聲合口三等myox/miuum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