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撒

zǒu sā [zou sa]

词语释义

“走撒” 与 “走吧、走啊、走啦...' 同意,是比较常用的口头语,也是互联网中比较常用表达语句,由于 “走撒 ”更加口语化,更亲和,因此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与使用,例如:走撒旅行去撒!在户外圈“走撒”则代表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草根精神。也是川蜀等地的常用口头语。

汉字详情

zǒu [zou]
部首: 716
笔画: 7
五笔: FHU
五行:
仓颉: GYO
四角: 40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4) 逃跑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奔向某地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8) 泄漏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10) 丧失,失去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12) 步行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着 。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14) 拜访,访问 。如:走娘家;走亲戚

(15) 旅游 。如:走遍全国

(16) ∶滚开,离开 。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17) 改变 。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名词

(1) 泛指兽类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

(2) 车轮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英文翻译

walk, go on foot; run; leav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eu3 [客英字典] zeu3 [沙头角腔] tsieu3 [梅县腔] zeu3 [台湾四县腔] zeu3 [陆丰腔] zeu3 [东莞腔] zeu3 [宝安腔] ziu3 [客语拼音字汇] zeu3
◎ 潮州话:z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苟上聲開口一等cux/zovtsəu
sā,sǎ [sa]
部首: 330
笔画: 15
五笔: RAE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TBK
四角: 58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抛开;放开

说着先就撒马前去。——《红楼梦》

(2) 又如:撒开(张开,放开;撇开,散开);撒口(放松口气);撒开鸭子(放开腿脚);撒步(放开脚步);撒鸭子(放开脚步快走);撒花开顶(头破血流);撒嘴(松开口);撒脱(洒脱);撒撇(撒开;回避)

(3) 松动;脱落 。如:大秋一过,我们就把牛、羊、猪都撒了,让它们自己去找食

(4) 放;排泄

只在佛殿后撒尿撒屎。——《水浒全传》

(5) 又如:撒溲(小便);小孩把尿撒得到处都是

(6) 耍;故意施展、表现。如:撒风(做出疯癫放纵的样子);撒科(打诨;打趣);撒拗(撒赖);撒沁(信口胡说,寻开心);撒顽(撒野,耍闹;撒赖);撒吞(装聋作哑,装傻);撒诈捣虚(虚诈欺人);撒极(撒泼)

(7) 甩开,舍弃 。如:撒拉溜侈(糟踏浪费);撒星(四散;星散);撒决(决裂);撒放(丢放);撒漫(抛弃;断送)

(8) 摆放 。如:撒大躺线儿(放长线;作长远规划)

(9) 塞;系

那孙大圣早已知二魔化在葫芦里面,却将他紧紧拴扣停当,撒在腰间。——《西游记》

(10) 弯着

和尚见他的兵器被人吃住了,咬住牙,撒着腰,往后一拽。——《儿女英雄传》

(11) 结成

你也见过一个千金小姐和强盗撒对儿的么?——《儿女英雄传》

(12) 离 。如:撒开(脱身);撒决(决裂)

(13) 姓

(14)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散声。字本从米,殺声。本义:散布)

(2) 同本义

撒,散之也。——《集韵》

星如撒沙出。——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3) 又如:撒帐(旧婚俗。夫妻对拜后即坐于床上,由专人撒金钱、瓜子和红枣,表示多子多孙);撒漫(大手大脚,大方);撒泼(抛撒;撒落);撒枯(散布干肥);撒星(散布的火星)

(4) 散落,洒下 。如:撒花(织物上的碎花图案;讨索或抢劫得来的钱财);撒和(撒货。给牲口喂草料;以饮食款待人;评定;游荡)

(5) 只把脚尖伸进鞋内,拖着走 。如:撒拉(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撒鞋(拖鞋)

(6) 插;塞进

那呆子把钉钯撒在腰里。——《西游记》

(7) 另见

英文翻译

release, cast away, let go; disperse; relax

方言集汇

◎ 粤语:saat3
◎ 客家话:[梅县腔] sat7 sot7 [客英字典] sat7 sot7 [陆丰腔] sat8 [客语拼音字汇] sa3 vai4 ve4 [宝安腔] sat7 [海陆丰腔] sat7 [沙头角腔] sot7 [东莞腔] sat7 [台湾四县腔] sat7
◎ 潮州话:sag4 s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割入聲開口一等satsɑ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