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访友

zǒu qīn fǎng yǒu [zou qin fang you]

词语释义

到各个亲戚朋友家拜访。

走亲访友造句

忘却忧烦,上网听歌,乐在周末;逛逛商场,花花小钱,美在周末;走亲访友,把酒言欢,笑在周末;祝福声声,问候连连,幸福周末;祝你如意,开心周末!
正月初三,走亲访友,正值祝寿日,祝福送给你。祝愿你新年快乐不断,幸福绵绵;祝愿你身体健康,一生平安;祝愿你合家团圆,精彩生活永不变!
国庆长假挺难得,畅享悠闲开心过,走亲访友叙叙旧,团圆聚会真情多,呼朋唤友不寂寞,推杯换盏享快乐!短信一条送祝福,愿你国庆乐事多!
他说,高铁票价虽然不高,但一方面票难买,返程时间受买票车次制约;另一方面高铁只通到市里,到家还要换乘多次交通工具,骑摩托还方便春节期间走亲访友。
春节放假,全家团圆,除了吃饭聚餐、走亲访友,也应该有一项运动调剂身心。
走亲访友春节忙,春节过后有理想,哥们儿个个有出息,小弟我也要紧跟上。目标明确勤努力,天天向上创辉煌,家里家外一起抓,再聚排行我最强!哥们儿,相信吗?待明年春节相聚,我要。
过年过得热热闹闹,走亲访友忙得不可开交。喝酒常常酩酊大醉,唱歌跳舞通宵打闹。假期难得片刻闲,终于结束入正轨。振作精神上岗位,生活作息有规律。愿你年后好运到,事业顺利生活。
这些哥们都习惯了赛后钻进汽车,回去看看老婆孩子或者走亲访友,然后在周一赶回来报到,准备训练。
棕北小区一位物业管理人员表示,小区内的车主情况一般都有登记,但碰上来小区走亲访友的车警报长鸣,车主一时就不好找了。
春节喜事连连,走亲访友天天;席间推杯换盏,醉眼迷离心欢;饱食终日伤身,健康才是关键;闲暇多多休息,心宽乐得悠闲;嘘寒问暖,祝你欢喜过年。
国庆长假挺难得,畅享悠闲开心过,走亲访友叙叙旧,团圆聚会真情多,呼朋唤友不寂寞,短信一条送祝福,愿你国庆乐事多!
新春将至,这是辞旧迎新的时节,也是走亲访友的良日,和亲朋好友团聚时送一份满载祝福的新年礼物,在满堂欢笑中开始新的一年。
新年里是美满的,充满祝福的。在新年晚上一家人围着饭桌旁一起吃年夜饭。人们走亲访友,问候自己的朋友,亲戚。
当我们或在深圳或在家乡走亲访友觥筹交错尽情享受春节欢乐的时候,大年初一,王三雪张美中杨杰却告别家人,第三次来到安徽阜阳艾滋病村。
兄弟几个是耶和华见证人教派的教徒,父亲不允许他们走亲访友,还让他们在夜间排练。
在第二层和第三的一天,我们走亲访友。
春节长假人繁忙,走亲访友理应当。吃喝玩乐心舒畅,聚会聊天情意长。转眼假期就结束,各就各位各登场。愿你精神充沛去工作,事业有成创辉煌!
我冬天回上海走亲访友,发现家家都有空调,但似乎不常开,在家都还穿着绒线衫、皮夹克。
在历史上,极地因纽特人属于半游牧民族,在每年的某些时段他们时常往来于不同的定居点,或出门狩猎,或走亲访友。
于是他们在此期间走亲访友,参加礼拜仪式,一起分享节日的菜肴或是观看电视上的新年游行。

汉字详情

zǒu [zou]
部首: 716
笔画: 7
五笔: FHU
五行:
仓颉: GYO
四角: 40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4) 逃跑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奔向某地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8) 泄漏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10) 丧失,失去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12) 步行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着 。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14) 拜访,访问 。如:走娘家;走亲戚

(15) 旅游 。如:走遍全国

(16) ∶滚开,离开 。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17) 改变 。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名词

(1) 泛指兽类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

(2) 车轮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英文翻译

walk, go on foot; run; leav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eu3 [客英字典] zeu3 [沙头角腔] tsieu3 [梅县腔] zeu3 [台湾四县腔] zeu3 [陆丰腔] zeu3 [东莞腔] zeu3 [宝安腔] ziu3 [客语拼音字汇] zeu3
◎ 潮州话:z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苟上聲開口一等cux/zovtsəu
qīn,qìng [qin,qing]
部首: 225
笔画: 9
五笔: U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TD
四角: 00904

详细解释

qīn

形容词

(1) (形声。从见,亲( shēn)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 同本义

亲,至也。从見,亲声,字亦作儭。——《说文》

亲,近也。——《广雅》

同人亲也。——《易·杂卦》

亲者属也。——《礼记·大传》

人之亲其兄之子。——《孟子》。注:“爱也。”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韩非子·爱臣》

我有亲父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我有亲父母。

(3) 又如:亲父(生父);亲爹(亲父);姑表亲;亲如一家;亲心(亲爱之心;父母爱护子女之心);亲厚(亲爱并加以厚待)

(4) 亲密。与“疏”相对

王无亲臣矣。——《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亲臣(亲近可信的臣下);亲懿(亲密的朋友。同亲友);亲比(亲近依靠);亲附(亲近附从);亲幸(皇帝或国君对臣子的宠爱)

(6) 准,准确

搭上弓弦,觑的杨志较亲,望后心再射一箭。——《水浒全传》

(7) 又如:亲切(准确;真切)

(8) 通“新”。更新

亲臣进而故人退。——《韩非子·亡徵》

(9) 通“辛”。艰苦

体五道之亲苦。——《王妙晖等造像记》

名词

(1) 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亲,父母也。——《礼记·奔丧》注

冯公子有亲乎?——《战国策·齐策四》

归见其亲。——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双亲;亲心(父母亲爱护子女之心;子女思念双亲之心);亲丧(父母之丧)

(3) 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亲,九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

禄勋,合亲,任良。——《左传·昭公十四年》

畔主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诗

(4) 又如:亲难转债(亲人之间难于借债。比喻愈是亲人愈难求得帮助);亲党(亲属);亲契(亲朋);亲识(亲朋等熟识者)

(5) 亲密的、可靠的人

轻则失亲。——《左传·僖公五年》。注:“党援也。”

(6) 又如:亲兵;亲失(失其所应当亲近的人);亲委(宠信);亲习(亲近熟悉的人);亲渥(情分深厚的人)

副词

(1) 亲自,亲身

亲枉车骑。——《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亲见忠烈。——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亲往颐和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亲秉旄钺(亲自统率军队);亲炙(亲见);亲迎(古代婚姻六礼之最后一礼。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亲任(亲自担任)

动词

(1) 亲近;接近

无亲陈王者。——《史记·陈涉世家》

无使土亲肤。——《孟子·公孙丑下》

诸侯亲之。——《国语·晋语》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不能离死命而去亲他主。——《韩非子·用人》

(2) 又如:亲傍(亲近;套近乎);亲香(亲炙。亲热)

(3) 用嘴唇或脸、额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亲切 。如:她亲了亲孩子;亲他妻子的嘴唇和婴儿的脸蛋

(4) 另见 qìng

qìng

(2) 另见 qīn

英文翻译

relatives, parents; intimate the hazel nut or filbert tree a thorny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1

宋本广韵

fǎng [fang]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YHS
四角: 30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2) 同本义

訪,泛谋也。——《说文》

訪,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4)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访戴(访友的代称);出访(到外国访问);回访(在对方来拜访后去拜访对方);过访(访问);走访(访问;拜访);造访(上门访问)

(6) 寻求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寻访(寻求查访);访觅(访寻;寻找);访论稽古(探求讨论古事)

(8) 通“方”。初始

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汉书》

(9) 谋议

教之令,使访物官。——《国语》。韦昭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10) 调查;查处

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访缉(访查缉捕);访办(调查处理);访俗(察访民俗)

英文翻译

visit; ask, inquire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宋本广韵

yǒu [you]
部首: 228
笔画: 4
五笔: D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E
四角: 4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2) 同本义

友,同志为友。——《说文》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联朋友。——《周礼·大司徒》

与朋友交。——《论语》

太丘与友。——《世说新语·方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偕数友出。——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是芋视乃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

(4) 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友者因文王、 仲尼四友之名号。——《晋书》

(5) 又如:友学(职官名。“友”与“文学”的合称。为辅佐、侍从之官)

(6) 借指兄弟 。如:友于之谊(兄弟间的情谊);友于(惟孝友于兄弟;兄弟友爱;借指兄弟);友弟(友悌。兄弟相友爱。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

(7) 同伴,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 。如:酒友;赌友

(8) 同一所教会、学校、班级、职业的成员 。如:教友;校友;工友等

动词

(1) 互相合作

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

(2) 结交,与…为友

瓒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先主传》

古之高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顾炎武《日知录》

(3) 又如:友其人;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

(4) 给予帮助或支持

出人相友。——《孟子·滕文公上》

英文翻译

friend, companion; fraternity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 客家话:[梅县腔] ju1 [宝安腔] ju1 (jiu1) [客英字典] ju3 ju1 [陆丰腔] jiu1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东莞腔] jiu1 [沙头角腔] jeu1 [海陆丰腔] riu1 riu3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 潮州话: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云久上聲開口三等ĭəuiux/hi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