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阅

zèng yuè [ zeng yue]
繁体 贈閱
注音 ㄗㄥˋ ㄩㄝˋ

词语释义

赠阅 zèngyuè

(1) 编辑或出版机构将书刊免费送给别人

given free by the publisher

词语解释

  1. 编辑或出版机构等把自己出的书刊赠送给人。

引证解释

⒈ 编辑或出版机构等把自己出的书刊赠送给人。

赠阅的国语词典

赠送书报或杂志给他人。如:「杂志社近期将举行赠阅活动,以酬谢顾客。」

赠阅的网络释义

赠阅

  • 赠阅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编辑把自己出的书刊赠送给人。
  • 赠阅造句

    先要求索取赠阅目录,再礼貌地要求提供样本。
    由于该报的成功,有些报贩已经开始单独销售这份本来应该是免费赠阅的增刊。
    其次是朋友之间的分送赠阅、作序评点或阅读交流。
    方丈牵着她的手十分敬佩她的胆识,后来一直到今天,还每期往北京给她赠阅祥慧净院出的普陀山佛教协会机关刊呢。
    图书馆通过购买,交换或赠阅获得图书。
    也许你会对读我们的赠阅手册感兴趣。
    有人借书,有人偷书,还有人跟著者要赠阅本。
    寺院方丈十分敬佩她的胆识,后来还一直每期往北京给她赠阅“祥慧净院”出的普陀山佛教协会机关刊呢。
    图书和期刊的赠阅可能往往带有相当的偶然性。
    六千册图书免费赠阅!我们还有大批的谢礼!
    乔写信去要一份免费赠阅的年历。
    所幸的是,上面的文件并没有一刀切,规定自主发行的报纸,或者免费赠阅的报刊,不在整顿之例。
    平时常印发一些佛教教义互相赠阅或免费发放。
    《航空港》杂志还在法国航空公司等外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上配发,以及在上海部分四星级以上的宾馆房赠阅。
    但是当前传统的交流赠阅对象既不能起到较好的科技信息传递作用,也加大了印刷成本,造成了惊人的浪费。
    供撰写评论用的图书、音乐或影片等赠阅样品应捐给慈善机构,除非出于新闻工作的需要留作今后报道的素材。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报普遍采用的交流与赠阅方式,发现这些方式产生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着种种的弊端与惊人的浪费。
    可以派发福音单张或赠阅圣经;
    免费赠阅当地的英语或中文报纸。
    作为特别礼物,所有参会者都将获赠阅一年的获奖杂志花园设计。

    汉字详情

    zèng [zeng]
    部首: 401
    笔画: 16
    五笔: MU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OCWA
    四角: 7886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曾声。从贝,表示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2) 同本义

    赠,玩好相送也。——《说文》

    何以赠之。——《诗·秦风·渭阳》

    凡赠币无常。——《仪礼·既夕礼》。注:“玩好曰赠。”

    赠禭所以送死也。——《荀子·大略》

    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赠大珠四枚。——《汉书·李广苏建传》

    歌以赠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赠谥美显。——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赠赆(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赠仪(赠送的礼物);赠策(赠物以表示心意);赠诗(互相酬答);赠我药石(比喻感谢别人以忠言规劝自己);转赠(把收到的礼物赠送给别人);捐赠(馈赠。赠送)

    (4) 送走;逐去

    以赠恶梦。——《周礼·春官·占梦》

    (5) 又如:赠恨(向人诉说别离的遗憾心情);赠傩(古代送走疫鬼的一种仪式)

    (6) 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子熙卒,遗戒不求赠谥。——《魏书·韩子熙传》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主传》

    赠太子太保。——《明史》

    (7) 又如:赠谥(帝王和大臣死后,依其生前功绩赐赠称号);赠公(帝王时代称官员已死的父亲为赠公);追赠(在人死后授予某种称号);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赠典(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礼)

    英文翻译

    give present; bestow, conf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ng6

    宋本广韵

    yuè [yue]
    部首: 321
    笔画: 10
    五笔: UUK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SCRU
    四角: 37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门,说省声。象在门里清点东西。本义: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

    (2) 同本义

    阅,具数于门中也。——《说文》

    (3) 引申为计算

    阅,具也。——《小尔雅》

    阅,数也。——《广雅》

    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左传·襄公九年》。注:“阅,犹数也。”

    (4) 又如:阅问(逐一询问)

    (5) 察看;视察,考查

    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管子》

    (6) 又如:阅实(查对实事);阅狱(查看监狱);阅审(审核);阅稼(查看禾苗生长情况);阅试(审查考试)

    (7) 检阅

    马端敏公新贻亲临校场阅射。—— 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

    (8) 又如:阅武(检阅军队)

    (9) 看;阅读

    阅金经。——唐· 刘禹锡《陋室铭》

    苏黄共阅。—— 明· 魏学洢《核舟记》

    公阅毕。——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阅卷(评阅试卷);阅荐(审阅荐举);阅看(阅读);阅正(审阅指正)

    (11) 经历

    那夜跳窗而出,原来就是此楼,思之恍如昨日,不想早阅三年。——《铁花仙史》

    (12) 又如:阅日(过日子);阅月(经过一月);阅岁(经过一年);阅世(经历时世)

    (13) 观赏

    历观今古,无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者。——唐· 吕道生《安禄山》

    (14) 又如:阅胜(观赏美景);阅戏(看戏)

    (15) 总聚;汇集

    川阅水以成川。——陆机《叹逝赋》

    英文翻译

    examine, inspect, review, 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6

    宋本广韵